首页> 中文学位 >骨髓间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干细胞对脊髓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
【6h】

骨髓间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干细胞对脊髓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BMSCs的细胞生物学性质鉴定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BMSCs-D-NSCs对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因其来源于神经组织、具有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潜能、能达到损伤或疾病部位等特点,成为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细胞替代的理想移植材料。成年动物的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ils,BMSCs)是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当的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诱导分化NSCs,继而分化为神经元,而且可用于自体移植。因此BMSCs可能成为NSCs的广泛的来源,将能克服从脑组织获取NSCs的危险性和局限性,同时又可避免胎儿脑组织移植存在的伦理和免疫排斥问题,可解决脊髓损伤等疾病的临床个体化治疗问题。 目的:建立适合本实验室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的方法,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分化,将获得的神经干细胞用于脊髓损伤的细胞移植,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源性的神经干细胞(BMSCs derived NSCs,BMSCs-D-NSCs)对脊髓损伤(spine cord injury,SCI)的修复作用。 方法:取大鼠骨髓,原代贴壁培养,通过多向分化能力鉴定细胞。取第3代BMSCs加入含bFGF及EGF的无血清培液中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以nestin鉴定神经干细胞,加入血清培养后,以MAP2、GFAP及MBP鉴定分化的神经元样、星形胶质细胞样及少突胶质细胞样细胞。8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正常组,不行SCI手术,与其他3组同期饲养检测指标:其他三组均行T9脊髓左半侧离断手术,B组为损伤对照组,脊髓损伤区内植入吸附生理盐水的明胶海棉:C组为BMSCs-D-NSCs组,损伤处植入细胞悬液;D组,脑源性NSCs组。移植术后7、14、28 d各组以BBB(the Basso,Beattie,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评定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定,并进行BrdU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等,观察BrdU在各组脊髓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在体外扩增培养的BMSCs,增殖速度快,扩增能力强,在体外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及神经元样细胞。BMSCs在含bFGF及EGF的无血清培液中能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加入血清后能进一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样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样细胞,相应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与少突胶质细胞的标记物MAP2、GFAP及MBP。SCI细胞移植术后1-4 w,B、C、D组动物后肢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C组与B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C与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BBB功能评分为21分。C组、D组BrdIJ标记的细胞移植后7 d在损伤脊髓可见,14 d阳性细胞有所减少,28 d时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几乎检测不到。 结论:体外扩增纯化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而且获得的BMSCs-D-NSCs具有进一步分化能力;BMSCs-D-NSCs移植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可成为治疗SCI的细胞来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