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纤溶活性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6h】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纤溶活性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纤溶活性的临床研究

第一节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纤溶活性改变及其机制

第二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纤溶活性在诱导治疗前后的变化

第二部分ATO和DNR对NB4细胞促纤溶活性的影响

第一节NB4细胞促纤溶活性检测

第二节ATO和DNR对NB4细胞纤溶活性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膜联蛋白Ⅱ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fic leukemia,APL)纤溶活性及APL细胞表面膜联蛋白Ⅱ(AnnexinⅡ)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rokinase receptor,uPAR)的表达在诱导治疗达到缓解前后的变化,探讨APL纤溶活性改变及现行治疗方案对其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选择初治APL26例,留取治疗前外周血浆标本和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以发色底物法检测患者血浆纤溶酶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type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 type-1,PAJ-1)的活性,ELISA法检测t-PA、PAI-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含量,全自动血凝仪检测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Anncxin Ⅱ和uPAR的表达,real time-PCR检测细胞Annexin Ⅱ和uPAR的mRNA表达水平。其他类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37例为对照。26例APL患者按诱导治疗方案分组,在诱导治疗过程中进行上述指标的动态观察直至达到血液学完全缓解(complete hematologic remission,CR)。并结合体外实验研究亚砷酸(arsenic trioxide,ATO)及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的促纤溶活性及AnnexinⅡ和uPAR的表达的影响。 结果: ①治疗前AL组PAI-1的活性与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纤溶酶原较正常对照组降低,APL组最低;t-PA的活性与含量与正常对照无差异;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组FDP含量较正常对照为高,APL组升高最为明显。AML细胞均可检测到AnnexinⅡ和uPAR的表达,APL、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细胞表面Annexin Ⅱ和uPAR的表达较高,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细胞表面AnnexinⅡ和uPAR的表达极低。 ②26例APL患者分为两组:全反式维甲酸(ATRA)+DNR组和ATRA+ATO+DNR组。经诱导治疗达到CR后两组APL患者纤维蛋白原、FDP、D-二聚体及纤溶酶原等恢复至正常水平,骨髓单个核细胞Annexin Ⅱ和uPAR的表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 ③一定浓度(1.0μmol/L)ATO及DNR(40ug/L)可使NB4细胞的促纤溶活性(OD405)降低,并可下调NB4细胞AnnexinⅡ和uPAR的表达。 结论: ①AL均存在纤溶激活,纤溶指标异常在AML(主要是APL、M4、M5)更为明显,这与临床上APL、M4、M5患者出血倾向较其他类型AL更为明显相一致。APL、M4、M5细胞表面AnnexinⅡ和uPAR的表达增高,可能是导致这三种类型白血病纤溶活性增强的因素之一。 ②两种不同诱导方案均可通过下调.AnnexinⅡ和uPAR在APL细胞的表达而纠正APL,纤溶异常,改善其出血表现。APL达到完全缓解时其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AnnexinⅡ和uPAR的表达仍高于正常对照,表明.ATRA和/或.ATO在体内对APL纤溶活性的作用并不完全依赖对APL细胞.AnnexinⅡ和uPAR.的表达的调节。 ③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ATO和DNR均可通过下调AnnexinⅡ和uPAR的表达降低NB4细胞的促纤溶活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