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色彩与人格——人工神经网络在心理测验中的应用研究
【6h】

色彩与人格——人工神经网络在心理测验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提出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假设

1.4研究创新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色彩偏爱的研究及现状

2.1.1色彩偏爱的差异性调查研究

2.1.2色彩偏爱的影响因素研究

2.1.3几种常用的色彩心理测试法

2.2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及其在心理学中研究现状

2.2.1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简介

2.2.2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

2.2.3BP神经网络模型的原理和结构

2.2.4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

第三章颜色物理值与心理空间值的关系研究

3.1引言

3.2实验对象

3.3实验方法

3.3.1自制色卡

3.3.2语义评价词

3.3.3测试方法

3.4数据分析

3.4.1主成分分析

3.4.2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3.5讨论

3.6结论

第四章颜色偏爱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4.1引言

4.2实验对象

4.3实验方法

4.3.1自制色卡

4.3.216PF人格因素问卷

4.3.3测试方法

4.4数据分析

4.4.1颜色偏好的频次分析

4.4.2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4.4.3多对一的假设

4.4.4性别差异

4.5讨论

4.6结论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5.1全文总结

5.2全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色彩作为客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信息的重要来源,其改变必然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然而,人的心理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对色彩的好恶与个性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相关性如何,是如何发生作用的?色彩的物理刺激是否与人们的心理感受有相应的映射关系?色彩偏爱能否反映出人们的人格、人际交往类型以及行为等方面丰富的信息? 基于上述的想法,对高中生和大学生两组被试的数据,本文试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来阐释颜色物理刺激和人们心理空间的映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人们的颜色偏爱与人格之间的关系也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探讨,并对颜色偏爱与人格特质问多对一的性质特征进行验证。主要结果如下: (1)颜色的物理特征值可以在心理空间上找到相应的映射点。两组被试的数据指出这个测验可以相当精确地预测人们对颜色评价的真实感受。由此也验证了日常生活当中,对一定色彩的物理刺激,人们会产生相应心理感受的这一现象。 (2)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相当精确地揭示了颜色偏爱对人格特质的预测关系。颜色偏爱在某一程度上,可以作为人格特质的指示器。这样就为传统的人格心理测验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即通过简短的颜色偏好测验,然后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来解释预测人们的人格特质。 (3)聚类分层分析方法证明了本研究的假设,即颜色偏爱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的多对一的关系。 以上结果揭示人工神经网络在心理测验中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可以在未来心理测验的智能专家系统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