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州红十字会的“生命工程”——以1982-2007年为时段的考察
【6h】

苏州红十字会的“生命工程”——以1982-2007年为时段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生命工程”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生命工程”的历史演进及概念提出

第二节复会前苏州红十字会的“生命工程”

第三节复会后苏州红十字会“生命工程”的推进

一、“生命工程”的雏形(1982-1993年)

二、“生命工程”发展完善(1993-2007年)

第二章卫生救护

第一节救护基地——冠名红十字(会)医疗机构

一、红十字急救培训中心

二、红十字中心血站

三、红十字救护站

四、红十字医院(卫生站)

五、公路红十字救护点(站)

六、学校红十字卫生站

第二节卫生救护培训

一、救护培训概况

二、师资培训及管理

三、救护培训对象

第三节灾疫救护

一、积极行动,全面做好宣传发动和落实工作

二、开展宣传,普及抗病防灾知识

三、医疗队赴基层,开展防病治病工作

第三章“生命工程”中的“三捐”

第一节无偿献血

一、规范管理制度

二、扩大宣传

三、各级领导重视

四、推选先进

第二节骨髓捐献

一、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组织配型实验室的建立

二、影响骨髓捐献的因素

三、扩大宣传

第三节遗体捐献

一、遗体捐献的意义

二、阻碍遗体捐献的原因

三、苏州遗体捐献工作的缘起

四、制订行政法规——遗体捐献工作的保障

五、遗体捐献工作的开展

第四章“生命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一节制订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骨髓捐献

二、遗体捐献

第二节健全红十字会组织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理顺体制

二、补充人力

三、增强技能

第三节提高服务质量

一、改善献血环境和服务态度

二、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

三、提供爱心服务

四、实事求是做好回报工作

五、开展献血心理咨询

第四节发展农村“生命工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苏州红十字会的“生命工程”诞生于血雨腥风之时,经历了战争时期的硝烟弥漫、建国初期的新生、“文革”时期的停顿及复会后的蓬勃发展。复会后,苏州红十字会将“生命工程”开展得有声有色,先后颁布了相关条例、暂行办法等,使这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并采用各种各样的宣传手段进行大范围、多容量、广覆盖的红十字宣传,以增强大众的人道博爱意识、激发大众广泛参与这项公益救助事业。苏州红十字会的无偿献血、捐献骨髓等工作已居全国同等城市领先地位。
   本文对复会后苏州红十字会的“生命工程”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以揭示苏州红十字会已取得的成绩、经验及有待发展之处,并期望能以点带面折射中国红十字会“生命工程”的概况,推动中国红十字会“生命工程”的有序长远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