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己酮可可碱对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对IL-23p19、IL-17A、NF-κB的影响
【6h】

己酮可可碱对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对IL-23p19、IL-17A、NF-κB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实验性小鼠结肠炎模型,研究己酮可可碱对实验性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对IL-23p19、IL-17A、NF-κB的影响,初步探讨己酮可可碱防治结肠炎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己酮可可碱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的理论依据。
   方法:38只健康昆明种小鼠,分为四组:正常组、模型组、己酮可可碱组(PTX组)、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组),其中正常组8只,余三组每组均为10只。后三组30只小鼠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局部灌肠法建立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完成24小时后给予药物干预,正常组及模型组以蒸馏水0.2mL灌胃,1次/d,己酮可可碱组给予己酮可可碱120mg/kg灌胃,1次/d,柳氮磺胺吡啶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520mg/kg灌胃,1次/d。每日记录每只小鼠便血情况及体重改变,以评价疾病活动指数(DAD),实验第9天处死各组小鼠,取结肠组织,观察炎症及溃疡发生情况,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粘膜病理变化,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IL-23p19、NF-κB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IL-17A的表达。
   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结肠粘膜大体形态学损伤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结肠粘膜组织IL-23p19、NF-κB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IL-17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肠粘膜组织IL-23p19、NF-κB的水平及IL-17A的表达与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P<0.05)。2.与模型组相比较,PTX组、SASP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结肠粘膜大体形态学损伤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结肠粘膜组织IL-23p19、NF-κ3的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IL-17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3.PTX组与SASP组相比较,两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结肠粘膜大体形态学损伤评分、组织学评分、结肠粘膜组织IL-23p19、NF-κB水平及IL-17A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PTX对以TNBS诱发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小鼠结肠粘膜组织IL-23p19、IL-17A、NF-κB的表达而减轻其炎症性损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