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野生动物致人损害补偿制度研究
【6h】

我国野生动物致人损害补偿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引言

一、我国野生动物致人损害补偿制度基本理论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1、野生动物

2、野生动物致人损害

3 野生动物致人损害的政府补偿制度

(二) 野生动物致人损害补偿的理论依据

1 社会契约与人权保障理论

2 生态补偿理论

3、特别牺牲与公共负担平等理论

(三) 野生动物致人损害补偿的必要性

二、我国野生动物致人损害补偿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野生动物致人损害补偿制度的立法现状

1、宪法

2、法律法规

3、地方性法律规定

(二) 我国野生动物致人损害补偿制度的实施现状

1、致损补偿责任

2、致损补偿的主体

3、致损补偿的范围

4、致损补偿的方式和标准

5、致损补偿的程序

(三) 我国野生动物致人损害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1、致损补偿的范围方面

2、致损补偿的标准方面

3、致损补偿程序方面

三、我国野生动物致人损害补偿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一) 确定致损补偿的指导性原则

1、便民性原则

2、高效性原则

(二) 完善野生动物致人损害补偿具体法律法规

1、扩大致损补偿的范围

2、提高并统一致损补偿的标准

3、统一并完善致损补偿的程序

4、规定受害人的正当防卫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野生动物致人损害事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一方面表明我国生态保护工作卓有成效——野生动物在数量上有增多的趋势,另一方面又凸显了当地公民合法权益与野生动物生存权的冲突。对野生动物致人损害进行合理的补偿,不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化解以上冲突,而且可以进一步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促进野生动物的当地保护,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在野生动物致人损害的国家补偿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它规定,公民在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过程中,因野生动物致害,可以请求当地政府补偿。由于具体的补偿办法由地方政府规定,而我国至今为止也只有数个省份出台了野生动物致人损害补偿的具体规定,而且大部分规定由于过于原则化而缺乏具体可行的执行措施,所以受害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救济,使得《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我国相关法律及地方性法规的具体规定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解读,试从理论上证成我国野生动物致人损害应由国家补偿,并且在具体的补偿程序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