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2P网络借贷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6h】

P2P网络借贷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 言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网络借贷平台相关研究

2.2 不确定性减少理论(URT)

2.3 详尽可能性模型(ELM)

2.4 信任理论

3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意义

3.3 可能的创新点

4 现场数据分析

5 实验设计

5.1 预备实验

5.2 实验一:感知可信度对出借人投资行为的影响

5.3 实验二:信用等级和感知可信度对出借人投资行为的影响

6 结 论

7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7.1 研究局限性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兴的微金融融资方式,使得在线市场中个人之间的借贷成为可能。在线市场交易通常被认为是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那么出借人的投资行为是否是理性的,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出借人的投资行为,其所占的比重又有多大?基于说服的详尽可能性模型,本文选取了信用等级和照片信息分别作为中心路径与次级线索的指标,检验其对出借人投资行为的影响程度。
  本研究由两个实验组成。实验一是一个单因素被试内设计,旨在考察当不考虑信用等级的情况下,基于借款人面孔感知可信度的评价对出借人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缺乏中心线索的时候,照片信息呈现的借款人感知可信度显著影响出借人的投资行为,即高感知可信度组的出借金额显著高于低感知可信度组和无感知可信度组的出借金额。实验二是一个4×2的被试间设计,旨在考察当信用等级明确时,出借人的投资行为是否还会受到基于借款人面孔感知可信度评价的影响。研究结果遵循了详尽可能性模型的假设,即当中心线索(信用等级)显著时,次级线索(感知可信度)对出借金额的影响不显著。而现场数据分析的结果则显示,网络平台中的男性借款人要显著多于女性借款人。大部分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偏低,信用建立机制有待完善。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出借人的投资行为是理性的,信用等级和感知可信度都会影响出借人的投资行为,但是作为次级线索的感知可信度只有在中心路径不明显的时候才起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