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同人粉丝:对一种网络亚文化群体的分析
【6h】

同人粉丝:对一种网络亚文化群体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理论

第一章 同人创作:粉丝行为

第一节 被误解的同人

第二节 同人现象的发展脉络

第三节 同人作品类型和特征分析

第二章 同人粉丝群体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同人粉丝独特的“爱”的表达方式

第二节 同人粉丝的流动性

第三节 同人粉丝的等级差异性

第三章 同人粉丝的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

第一节 同人粉丝的自我认同建构

第二节 同人粉丝的群体认同

第四章 同人粉丝与商业的暧昧关系

第一节 同人粉丝与商业的合作

第二节 同人粉丝对商业的抵触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粉丝研究常常将粉丝看做一个同质性很高的群体,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粉丝”的名称之下,存在不少种特点各异的粉丝群体,同人粉丝就是其中之一。同人粉丝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粉丝特征。同人粉丝通过自身在网络上的粉丝实践,追寻着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的实现。在消费者时代,兼具消费者身份的同人粉丝与商业的关系也变得错综复杂。
  中国同人文化的产生可以说和网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处于一个网络化、非地域化、即时通信化的阶段。中国的同人文化是和网络文化同时起步的,本文的研究立足于这个背景,主要运用网络参与观察的方式,考察分析同人粉丝群体的特征,以及其粉丝实践活动和意义。力争对这一亚文化群体做出全面的描述和分析。
  本文绪论部分主要交代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说明具体的研究对象、问题和方法。正文包括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同人的真正含义,同人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同人作品的类型、特征,认为同人创作是一种粉丝行为;第二章,分析了同人粉丝群体的三个特征;第三章,主要探讨同人粉丝在网络上的粉丝实践活动,同人粉丝借此实现了自身的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第四章,则关注同人粉丝与商业之间的关系,同人粉丝受到商业的欢迎,然而同人粉丝对商业却存在抵触情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