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近红外量子点的活体行为学研究及其在肿瘤成像上的应用研究
【6h】

基于近红外量子点的活体行为学研究及其在肿瘤成像上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纳米科学与技术

1.2量子点

1.3 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1.4 肿瘤的检测和治疗

1.5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近红外量子点的活体行为学研究

2.1实验仪器与试剂

2.2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近红外量子点在肿瘤检测上的应用研究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实验与材料表征

3.3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总结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荧光量子点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已被广泛运用于很多生物相关领域。而近红外量子点由于其在近红外光区域具有组织穿透性好、光吸收和散射较弱等优点,而被广泛运用于生物标记和生物成像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了近红外量子点的活体行为学,并发展了基于近红外量子点的靶向标记复合物,同时成功运用于细胞及活体层面的肿瘤靶向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我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血液指标分析,组织切片等经典生物学方法,系统研究了水溶性近红外量子点在小鼠体内的活体行为学(生物安全性、组织分布、以及药代动力学等)。研究结果发现:近红外量子点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具有十分明显的时间规律性。此外,血液指标分析、组织学切片分析以及体重分析都证明近红外量子点对小鼠活体没有产生明显的毒性。该研究对于近红外量子点的设计和应用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2、我们将近红外量子点表面修饰上整合蛋白特异性靶向标记物(c(RGDyC)短肽),制备得到基于近红外量子点的特异性肿瘤靶向荧光探针,将其静脉注射到移植有实体瘤(U87MG)的小鼠体内,进行肿瘤的荧光靶向标记检测。我们的实验结果证明,此荧光靶向材料能够在细胞层面有效靶向整合蛋白高表达的癌症细胞,并在活体水平靶向富集到肿瘤部位。荧光成像、体外组织成像以及组织切片,都进一步证明了此荧光材料在肿瘤细胞的有效靶向富集。该研究对于发展量子点的修饰方法和肿瘤检测具有积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