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治中的临床研究
【6h】

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治中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一、流行病学

二、发病机制

三、诊断

四、治疗

五、预防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中英文缩略写词对照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诊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剖宫产瘢痕妊娠病例,总结其主要临床表现、超声特点。
  结果:在53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病例中,根据其超声特征分为两型:孕囊型(36例)和混合回声包块型(17例)。孕囊型主要临床表现为停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24/36,66.7%),包块型主要临床表现为清宫术或药物治疗后持续性阴道出血或血β-HCG水平异常(14/17,82.4%)。53例中通过超声检查正确诊断为剖宫产瘢痕妊娠者48例,诊断符合率为90.6%。
  结论:超声是早期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有效手段,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实施治疗有指导作用。
  第二部分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价值,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36例超声诊断为剖宫产瘢痕妊娠孕囊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9例,行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50mgMTX治疗:25mg注入胎体或胎心处,25mg注入孕囊外周;联合口服米非司酮。B组,17例,采用MTX单剂量治疗:一次性肌肉注射50mgMTX,联合口服米非司酮。
  所有患者均行血β-HCG水平测定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观察并记录各组治疗当天(用药前)、治疗后第一周内第四天及第七天(D1、D4、D7)的血β-HCG值、孕囊的大小和相应的血管参数值(RI及PI),分析各组治疗后D4、D7血β-HCG值及病灶大小和血管参数值的变化,比较A、B两组各项检测指标以及不同治疗疗效。
  结果:术后D4,各组血β-HCG值及孕囊体积均增加(P<0.05);与D4比较,术后 D7各组血β-HCG值均下降,A组血β-HCG值8359.2±6039.7显著低于 B组16974.3±5318.4(P<0.01);与 D4比较,两组 D7病灶体积均缩小,A组病灶体积17.02±2.87显著低于B组20.38±4.42(P<0.01)。A组19例患者,17例有效治疗,有效率89.5%;B组17例,10例有效治疗,有效率64.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周围肌层血管PI、RI值变化不大(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MTX局部注射联合口服米非司酮是一种治疗CSP的有效方法。利用超声实时监测在孕囊局部注射,杀胚效率高、副作用小,胚胎死亡彻底,使得血β-HCG值下降较快,包块缩小明显,其疗效显著优于肌注MTX的疗效。特别是该方法可增加后续治疗的安全性,增加了保留子宫的机会。因此对于诊断明确、临床病情平稳的孕囊型CSP患者,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价廉、易于实施,可作为首选,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