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同步讯问(询问)的电子手段及应用规则
【6h】

同步讯问(询问)的电子手段及应用规则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同步讯问(询问)及对于案件侦查的主要帮助

一、同步讯问(询问)的概念

二、同步讯问(询问)与单独讯问(询问)原则的法律关系

三、国内外关于同步讯问(询问)相关研究与实践

四、同步讯问(询问)对于案件侦查的主要帮助

五、以同步讯问(询问)方式应对社会热点案件

第二章 同步讯问(询问)的类型及分析

一、嫌疑人与嫌疑人同步讯问

二、犯罪关系人同步讯问(或询问)

三、证人与犯罪嫌疑人同步讯问(询问)

四、证人之间同步询问

第三章 同步讯问(询问)的方案组织

一、讯问(询问)前准备

二、同步讯问(询问)的应用及典型案例分析

三、同步讯问(询问)的证据保全、整理及分析

四、同步讯问(询问)的指挥控制功能设置

第四章 同步讯问(询问)的技术实现

一、同步讯问(询问)系统设计方案

二、同步讯问(询问)系统功能介绍

三、同步讯问(询问)系统的技术特色

四、同步讯问(询问)系统建设几点注意事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针对刑事诉讼法关于讯问犯罪嫌疑人和询问证人及被害人应当个别进行的大背景下,本文提出同步讯问(询问)的理念和设计思路,主要目的是探索和实现对两个以上对象的分别讯问或询问,该讯问或询问是在有组织的条件下同时关联进行。
  本文从刑事诉讼法关于单独讯问的立法本意入手,参照国内外讯问技术的理念和实践,结合当前热点案件,在提出同步讯问(询问)概念的基础上,构建各类逻辑组合,对各类同步讯问(询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注意事项,本文最后一部分利用电子手段提出了一个关于同步讯问(询问)的技术方案并进行了相关说明。
  当然,同步讯问(询问)也并非一定要采用电子手段,利用原始的手段和方式也是可以的。在以后的工作中,作者将立足实际,结合各种案件类型,对同步讯问(询问)系统进行不断完善,以期取得更好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