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昆山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及同源性研究
【6h】

昆山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及同源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表型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研究

一、耐药表型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耐药基因检测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部分测序图及序列对比结果)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本地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特征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控制和治疗该菌感染的可靠依据;应用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和改良Hodge试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的表型筛选,采用PCR扩增相应碳青霉烯酶基因,掌握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在本地区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和控制其爆发流行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同源性分析,用于医院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方法:
  1.收集本地区某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临床分离的174株鲍曼不动杆菌(非重复菌株),应用法国梅里埃ATB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对其进行重新鉴定。
  2.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最新版标准进行敏感性判断。
  3.分别采用亚胺培南-EDTA纸片增效法和改良Hodge试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金属酶及苯唑西林酶的表型初筛。
  4.设计合成针对OXA-23、OXA-24、OXA-51、OXA-58、IMP-1和VIM-1的引物序列,采用PCR方法对70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特异性扩增,以确定其在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对部分菌株进行克隆测序,分析其携带的耐药基因情况及其表达的耐药信息;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同源性,明确是否存在医院感染的院内流行以及医院间的交叉传播。
  结果:
  1.分离出的174株鲍曼不动杆菌,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科室分布以ICU、呼吸科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外,对其余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50%,而且多重耐药较为严重。
  2.7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金属酶耐药表型10株,苯唑西林酶耐药表型68株;PCR均扩增出OXA-51,有8株IMP-1阳性菌株,66株携带OXA-23型基因;本次实验OXA-24、OXA-58及VIM-1基因扩增结果均为阴性。
  3.RAPD分型发现70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属于8个型,其中以A型(34株)、B型(8株)、C型(9株)基因型为主。
  结论:
  1.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本地区CRAB最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是OXA-51、OXA-23及金属酶基因IMP-1,在介导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3.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克隆株的传播流行是造成CRAB临床增多的主要原因,要求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为防止和延缓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和暴发流行,应该密切监测耐药菌株的变迁和发展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