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先天性肠闭锁及其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6h】

先天性肠闭锁及其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方法

结果

一、一般情况

二、影像学检查2.1 产前超声检查

三、闭锁位置及病例分型

四、治疗及预后4.1 手术情况

讨论

一、肠闭锁的发生机制、病理分型

二、产前检查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四、治疗(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

五、预后及影响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先天性肠闭锁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临床表现各异,常合并多种并发症,早期诊治对于减少合并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收集一组肠闭锁患者资料,比较肠闭锁病理分型、不同部位的发病率、手术方法、产前诊断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影响肠闭锁预后的因素,以期达到对先天性肠闭锁的全面认识,便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改善患儿预后情况。
  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6年间接受住院治疗的肠闭锁患儿的产前诊断资料、临床资料,对出院患儿进行随访,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运用SPSS for windows17.0软件分析资料数据,了解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病理分型、各部位发病率、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及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2007年1月-2012年12月6年间收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肠闭锁患儿74例,其中:男41例,女33例,院内死亡3例,术后因并发症放弃治疗6例。1、按闭锁发生部位为:小肠闭锁69例(93.24%),其中十二指肠闭锁13例(17.57%)、空肠闭锁21例(28.38%)、回肠闭锁35例(47.30%),结肠闭锁5例(6.76%);小肠闭锁病理分型依次为:I型34例(49.28%)、II型7例(10.14%)、IIIa型19例(27.54%)、IIIb型4例(5.80%)、IV型5例(7.25%),I型及IIIa型常见,II型、IIIb型及IV型较少见;2、31例产前B超有阳性表现(胎儿有肠管扩张或肠管内液平面,有时可伴有母亲羊水过多),检出率约41.89%,其中十二指肠闭锁10例,空肠闭锁14例,回肠闭锁7例,结肠闭锁0例,提示同样发病率的情况下,产前诊断率依次为:十二指肠(10/13)、空肠(14/21)、回肠(7/35)、结肠(0/5),产前诊断组的患儿就诊的时间明显短于生后诊断组,患儿较早的入院得到支持治疗和早期诊断,进而得到早期手术治疗;3、74例肠闭锁患儿中,隔膜切除、肠管纵切横缝20例,十二指肠侧侧菱形吻合2例,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2例,肠切除端-端或端-斜吻合37例,肠造瘘术13例;4、III、IV型肠闭锁的预后较I、II型差,高位小肠闭锁的预后较差,早产以及术后肠梗阻是影响肠闭锁预后的重要因素。
  结论:⑴产前超声检查是产前发现高位肠闭锁的有效手段,产前诊断明确,产后及时外科干预,尽早手术治疗,可减少并发症。⑵根据肠闭锁的发生位置及病理类型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高肠闭锁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⑶小肠闭锁的位置、类型与患儿死亡有一定关系,早产、术后肠梗阻是影响肠闭锁患儿预后的独立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