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临床意义
【6h】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实验对象与方法

1.对象

2.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一.发病机制:

二.病变部位:

三.临床心脏事件:

四.心功能:

五.研究缺陷: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2012年03月至2013年12月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286例(男性181例,女性105例),入选标准:满足AHA/ACCF/HRS2009年公布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即持续胸痛>30 min,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心电图特异或动态改变;血清心肌酶增高,肌钙蛋白出现和增高。排除标准:近(<6个月)内有重大手术、外伤;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禁忌症:出血性脑血管意外、陈旧脑出血或半年内有脑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发生,存在出血性疾病或血小板减少等;阿司匹林及造影剂过敏;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严重电解质紊乱、心房扑动、心房颤动致ST段不能准确测量者。①根据患者入院时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值,分为分为A组(ST段压低<0.1mv)132例、B组(ST段压低≧0.1mv)154例,发病时间窗在12小时内的患者予直接PCI治疗,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并根据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判断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判定:完全闭塞以及狭窄部位有充盈缺损.局部造影剂滞留或残余狭窄等特征,若梗死相关动脉再通,其最狭窄的部位为闭塞位置。详细记录入选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对患者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脏超声及住院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心因性死亡、严重心衰、非致命性心肌再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对比。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A、B两组基础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PCI史、心肌梗死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史、家族史、KILLIP分级比较分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心脏超声射血分数(LVEF)比较:A组值55.818±9.017, B组值44.59±8.556,两组数值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A组病变部位左前降支远段比例明显多于B组,B组病变部位左前降支近段比例明显多于A组,ST段压低<0.1mv对左主干敏感性(Sensitivity,Se)、特异性(Specificity,Sp)、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分别为44.4%、53.7%、6.1%和93.5%;ST段压低<0.1mv对左前降支近段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13.3%、24.5%、13.6%、24%;ST段压低<0.1mv对左前降支远段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83.3%、79.7%、75.8%、87%;ST段压低≧0.1mv对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和左前降支远段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分别为为55.6%、46.3%、6.3%、93.9%,86.7%、75.5%、76.0%、86.4%和16.7%、20.3%、13.0%、24.2%;④两组住院期间MACE事件比较,B组临床心脏事件(非致命性心肌再梗死、严重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心因性死亡)明显多于A组(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病变血管部位及临床心脏事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2.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的值越大,心功能越差,临床心脏事件发生率越高。3.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的值越大,预示IRA多发生于左前降支近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