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颅内囊性动脉瘤虚拟壁厚和破裂风险相关性研究
【6h】

颅内囊性动脉瘤虚拟壁厚和破裂风险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以个体特异性动脉瘤模型为基础,探索计算机数值模拟颅内囊性动脉瘤“虚拟壁厚”分布的方法,分析“虚拟壁厚”与动脉瘤破裂风险之间的关系,为未破裂动脉瘤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以动脉瘤患者头颅CTA扫描获取的DICOM图像为基础,使用VMTK血管建模工具包,在Pypepad中应用移动立方体提取剪切感兴趣区,使用水平集法等建立动脉瘤血管段的三维表面模型。
  2.使用VMTK血管建模工具包结合Python软件,通过计算表面三维模型的Voronoi图、计算中心线、重建中心线、切割Voronoi图、修补Voronoi图和重建等步骤,建立动脉瘤形成前的原始载瘤血管三维模型。
  3.动脉瘤三维表面模型和重建的载瘤动脉在Geomagic Studio中分别处理为模具和型坯,在前处理器Gambit中进行网格划分、定义边界和计算域,使用ANSYSPOLYFLOW软件数值模拟分析“虚拟壁厚”分布。
  4.采用Geomagic Studio逆向建模软件,通过一系列的切割、复制、缩放、变形、组合和测量等操作,达到连续修改某一几何参数,建立多个局部几何特征改变的系列三维表面模型。对各个系列的三维几何变形模型分别进行“虚拟壁厚”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单个几何参数和“虚拟壁厚”的之间的相关性,初步验证“虚拟壁厚”的科学性。
  5.对80个破裂及未破裂动脉瘤分别进行“虚拟壁厚”数值模拟分析,评估“虚拟壁厚”和动脉瘤破裂风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15名新诊治动脉瘤患者对“虚拟壁厚”参数进行初步临床验证;尝试分析“虚拟壁厚”参数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量(Fisher分级)的相关性。
  结果
  1.使用VMTK血管建模工具包能顺利建立动脉瘤三维表面模型,重建后能较好显示动脉瘤表面的小疱等微小几何结构。
  2.在VMTK血管工具包和Python软件中,通过人机互动的方式,计算机能自动重建去除动脉瘤后的载瘤血管模型。
  3.型坯、模具在Gambit软件中能顺利划分网格、定义边界和计算域,并可以通过Polyflow软件进行“虚拟壁厚”数值模拟。
  4.使用逆向建模软件的各种编辑功能,在仅改变单个几何参数的情况下顺利建立瘤高变化系列模型、瘤宽变化系列模型、瘤颈变化系列模型和体积变化系列模型。“虚拟壁厚”和单个几何参数的变化曲线显示两者具有相关性。
  5.破裂组和未破裂组的最薄“虚拟壁厚”变薄倍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95%信心区间[CI],0.711-0.904),评估破裂风险能力明显优于AR和SR;相对最佳临界值为19.94倍,临床初步验证有效;“虚拟壁厚”参数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量有相关性。
  结论
  探索出了一种计算机数值模拟颅内动脉瘤“虚拟壁厚”的技术方法,“虚拟壁厚”和几何特征参数之间,以及和动脉瘤破裂风险之间均存在相关性,“虚拟壁厚”可以作为评估动脉瘤破裂风险的一个参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