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性的CT评价及临床疗效
【6h】

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性的CT评价及临床疗效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并探讨经皮椎弓根钉置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
  方法一: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及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资料,共140例,年龄21~74岁,平均45.1岁,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共置钉596根,其中经皮置钉264根,开放置钉332根。术后应用CT扫描及相关软件测量分析,采用Mobbs—Raley简易分级标准评估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即:0级:螺钉完全在椎弓根皮质内;1级:螺钉螺纹穿透椎弓根壁<2mm;2级:穿透椎弓根壁>2mm,但无神经损伤;3级:穿透并伴有并发症,包括椎弓根骨折,螺钉穿透导致前侧血管、神经损伤,穿透导致内侧或外侧神经损伤后遗留症状等。记录椎弓根钉穿破的位置、数量及距离。
  方法二: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同一组医师收治的采用4钉2棒固定的无神经损伤、未进行椎管减压的单纯胸腰椎A型骨折病例资料(根据Magerl分型),微创手术组23例设为A组;传统开放手术组26例设为B组。观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术前术后随访VAS评分。
  另收集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其中采用症状侧微创通道下减压,非症状侧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手术治疗患者28例设为C组;采用单间隙开放PLIF治疗的患者30例,设为D组。对比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末次随访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
  结果一
  共置钉596根,术后CT扫描52枚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总体不良置钉率8.7%;开放置钉332根,未穿破301枚,穿破31枚,1级21根,2级9根,3级1根,准确率90.7%;经皮置钉264根,未穿破243枚,穿破21枚,1级15根,2级6根,3级0根,准确率92.0%,两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二
  1、经皮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手术微创组(A组)、开放组(B组)比较显示,切口长度:A组7.5±0.9cm,B组12.7±1.3cm(P<0.01);手术时间:A组90.9±12.1 min,B组123.6±16.6min(P<0.01);术中出血量:A组60.6±21.8ml,B组342.7±60.2ml(P<0.01);术后引流量:A组16.3±4.6ml,B组124.2±21.8ml(P<0.0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A组15.3±2.7d,B组18.0±2.9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的术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随访VAS评分显示,术后三天、术后三周、术后三个月、术后半年,微创组疼痛明显减轻,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半年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微创置钉结合微创通道下减压植骨内固定组(C组)与传统开放PLIF组(D组)比较,C、D组比较显示,术后随访3~6个月,手术时间:C组90~150(129.00±15.53)min,D组110~170(134.00±16.26) min(P>0.05);手术时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住院时间:C组10~14(12.54±1.57)d,D组15~25(18.25±2.26)d(P<0.05);术中出血量:C组160~240(198.43±24.37)ml,D组380~800(481.33±85.89)ml(P<0.05);末次随访ODI评分:C组5~16(9.64±2.88)分,D组10~22(16.33±2.95)分(P<0.05);末次随访VAS评分(分)1~3(1.34±0.80)分,开放组2~6(3.13±1.81)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微创组未出现并发症,开放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
  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与开放置钉相当,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方面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后者,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结合通道下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较开放减压融合术也有明显的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