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贸易与中美贸易利益测度
【6h】

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贸易与中美贸易利益测度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第3章 全球价值链下贸易附加值传导机理分析

3.1 贸易附加值的理论解构

3.2 分工利得附加值传导机制

3.3 贸易利得附加值传导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分工利得比较研究

4.1 中美贸易发展构面分析

4.2 中美分工利得差异剖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贸易利得实证分析

5.1 中国对美制造业出口格局

5.2 基于附加值贸易测度模型实证分析

5.3 实证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高中国贸易附加值的政策建议

6.1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继续发挥比较优势

6.2 增加高级生产要素:从引进和培育两个角度

6.3 改善贸易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保持贸易利益增长的核心在于追求贸易附加值。自中美两国贸易互通有无以来,随着中美贸易额的大幅增长,关于中美贸易利益不平衡的争论也愈演愈烈,如何客观测度中国在对美贸易活动中获取的真实贸易利益已成为国际贸易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
  本文首先对全球价值链下贸易利益传导机制进行机理分析,提出作为贸易利益的贸易附加值可以解构成分工利得和贸易利得两个侧面加以剖析。在分工利得层面,采用理论推导的方式分析认为价值链分工模式有利于一国绝对分工利得的提高,但在不同价值链环节产生的相对分工利得不同。通过对中美贸易实践案例的研究得出:在贸易利得层面,价值链分工改善世界总体贸易利得水平,但也导致传统贸易指标对贸易利益的分析界定不尽详实,中美贸易利得测度失衡。其次,本文以中美贸易实践为研究对象,从分工和贸易两个不同侧面测度中美贸易利益。就近十年来,中国对美制造业出口的分工利得作出定性分析,由此得出,中国仍是以进口零部件、半成品等中间产品进行深加工再出口的加工贸易为主,距离价值链核心战略环节还有一定距离。由贸易附加值测算模型量化中国对美制造业出口的贸易利得,并按照不同的产业部门分别进行测算。就整体而言,制造业部门在过去11年间对美出口贸易利益并未得到实质性增长;不同要素密集度的制造业部门在中美贸易中获利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附加值高于技术密集型,但就相对指标而言,各部门的国内价值增值含量普遍出现下降趋势。最后,针对上述结论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加高级生产要素投入和改善贸易结构三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改善中国贸易福利水平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