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鼻咽癌18F-FMISO乏氧显像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6h】

鼻咽癌18F-FMISO乏氧显像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鼻咽癌18F-FMISO PET/CT显像原发灶乏氧区域识别及显像时间选择的研究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鼻咽癌18F-FMISO乏氧显像的临床及病理相关性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头颈部肿瘤乏氧显像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1、探讨鼻咽癌18F-FMISO PET/CT最佳显像时间及原发灶内乏氧区域的有效识别方法。2、研究18F-FMISO乏氧显像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相关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1、44例鼻咽癌患者共计进行47例次18F-FMISO PET/CT显像。患者注射18F-FMISO后2h和4h分别进行PET/CT显像,将PET图像与患者异机MRI或增强CT图像进行融合匹配,获得头颈部PET/MRI或PET/增强CT融合图像,根据融合图像中MRI或增强CT显示结果确定鼻咽癌原发病灶范围。2、两名观察者分别对鼻咽癌原发灶摄取18F-FMISO情况进行视觉等级判定,同时分别测定2h、4h显像时颈后肌肉与鼻咽癌原发灶的SUVmax,计算TMR值(原发灶/肌肉放射性摄取比值)。3、通过Kappa检验及组内相关系数评价两名观察者识别鼻咽癌原发灶乏氧区域的一致性,通过TMR的配对秩和检验评价2h、4h显像的图像对比度。4、将40例患者分为未接受化疗组(13例)和化疗组(27例,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根据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上呼吸道疾病和耳肿瘤的组织学分类”对其进行病理分型,角化性鳞状细胞癌和非角化性癌各20例;参照2009年鼻咽癌第7版UICC分期标准对其中39例患者进行T分期,T1期3例,T2期13例,T3期14例,T4期9例。5、40例经病理分型的鼻咽癌患者常规进行18F-FMISO PET/CT显像。分析比较未接受化疗组和化疗组、非角化性癌组和角化性鳞状细胞癌组、不同T分期的鼻咽癌原发灶摄取18F-FMISO视觉等级及SUVmax值有无差异,探讨原发肿瘤大小与SUVmax值的相关性。6、应用SPSS21.0软件对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所有病例均成功进行鼻咽癌原发灶18F-FMISOPET与异机MRI或增强CT图像融合匹配。PET/MRI或PET/增强CT融合图像能够准确显示鼻咽癌原发灶部位摄取18F-FMISO情况,有助于进行定量测定。2、两名观察者对不同显像时相鼻咽癌原发灶摄取18F-FMISO视觉等级判定、颈后肌肉及鼻咽癌原发灶SUVmax测定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3、注射18F-FMISO后2h、4h显像时的TMR值分别为1.56(1.22-3.32)和1.67(1.15-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5、P=0.01),4h图像对比度优于2h显像。4、注射18F-FMISO后4h,未接受化疗组和化疗组、角化性鳞状细胞癌组与非角化性癌组原发灶摄取18F-FMISO视觉等级及SUVmax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鼻咽癌原发灶摄取18F-FMISO视觉等级与T分期存在正相关性,T分期越高,视觉等级越高(rs=0.51,P<0.01);不同T分期患者鼻咽癌原发灶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73,P<0.05)。6、本组资料中将39例患者以原发灶大体肿瘤体积中位数26.6 mm3为分界点分为2组(>26.6 mm3组,≤26.6 mm3组),2组间原发灶的SUVmax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1)。
  结论:1、将异机MR或CECT图像与18F-FMISO PET图像融合有利于准确定位鼻咽原发灶并识别其内乏氧组织;不同观察者对FMISO PET显像视觉分析及定量分析有较高的一致性;4h FMISO PET显像图像对比度优于2h显像。2、鼻咽癌18F-FMISO乏氧显像原发灶SUVmax值与原发肿瘤大小及T分期存在相关性,但是与鼻咽癌治疗与否、不同病理类型间无明显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