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变化相关性分析
【6h】

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变化相关性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变化与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共纳入2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性,将存在差异性的指标作为自变量,以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僵硬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及交互作用分析。根据血同型半胱氨酸检验结果和有无高血压病史,将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和对照组(两者均正常组),比较H型高血压组与其余三组之间颈动脉结构指标的差异性。
  结果:斑块组与无斑块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两组间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史、Hcy、LDL差异有显著性,其余危险因素间差异性不明显;以上述存在差异性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颈动脉僵硬度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A结果示:高血压病、Hcy、年龄、LDL-C、吸烟史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乘积项Hcy×血压建立回归模型B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示: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协同作用(P=0.009)。H型高血压患者组颈动脉中膜厚度(1.59±0.09mm)明显大于非H型高血压患者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8±0.05mm)、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58±0.09mm)及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47±0.07mm),且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中膜厚度与其余三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斑块指数(4.89±1.28)较非H型高血压组斑块指数(2.81±1.4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斑块指数(1.20±0.96)及对照组斑块指数(1.12±0.86)明显升高,H型高血压组与其余三组斑块指数存在差异性(P<0.05)。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扩张性(0.28±0.14)与非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扩张性(0.45±0.1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颈动脉扩张性(0.96±0.11)及对照组颈动脉扩张性(0.87±0.18)相比明显下降,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扩张性与其余三组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僵硬度(712.10±129.31)比非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僵硬度(507.20±122.1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颈动脉僵硬度(203.11±121.01)及对照组颈动脉僵硬度(197.31±98.17)明显升高,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僵硬度与其他三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发现年龄、低密度脂蛋白-C也是颈动脉结构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传统高血压相比,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时存在时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结构损害方面显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H型高血压更易损害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