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免疫机制探讨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关系的研究
【6h】

基于免疫机制探讨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C-反应蛋白(CRP)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

抗神经节苷脂抗体(anti-GS Ab)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免疫介导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炎症与免疫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方法的选择

1. 材料和方法

2 统计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抗GS-ab)和TNF-α、PAI-1、CRP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和展望

综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攻读博士专业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缩略语和中英文对照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在糖尿病整个病程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占并发症发病率的50-60%(1)。DPN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状态,临床上最大的危害在于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远端肢体对称性的麻木感,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如刺激样疼痛,包括自发痛、痛觉过敏(轻度刺激引起剧烈疼痛)和痛觉超敏(无害刺激如触摸、光照也能引起明显疼痛),腱反射减弱、肌无力、感觉减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足部本身存在因疼痛而回避的保护机制,但是神经损害引起的感觉障碍则会减弱此保护机制,导致足部损伤,出现溃疡难愈或不愈,甚至截肢,严重者可影响患者寿命(3)。然而,DPN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部分理论机制成为了讨论热点,氧化应激介导神经元和周围胶质细胞的损伤,氧化应激还激活其他途径,可以直接或间接启动和增加炎症介质的产生。炎症因子的损害导致神经元抗原的暴露,进一步发生免疫介导的恶性循环,共同引起DPN的发生和发展(4)。目前亦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严重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对于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非常重要。
  第一部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方法的选择
  1.研究目的:
  选择较标准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方法以及进行临床分级,比较各组的神经传导速度。
  2.实验对象和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101例正常对照组(NC组),87例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组(DM组),1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应用美国Nicolet Viking IV肌电图(EMG)检测神经传导速度(NCV),根据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法分值和肌电图结果将DPN患者神经受损程度分成3个临床分级水平(DPNC)。
  3.实验结果:
  3.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分级(DPNC)(6):
  1级(DPNC1):有2条 NCV异常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分(DNS)≤12分;
  2级(DPNC2):有3~4条 NCV异常和 DNS≤29分;
  3级(DPNC3):有≥5条 NCV异常和DNS≤46分。
  3.2 MNSI筛查评分<12分的DM组,NCV异常率20.69%。
  3.3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DPN组均显著低于 NC组和 DM组(P<0.05)。DM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神经的MCV低于NC组,均有差异(P<0.05)
  4.实验小结:
  应用肌电图和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联合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准确性更高,可以更早期的诊断DPN。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DPN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升高。
  第二部分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抗GS-ab)和TNF-α、PAI-1、CRP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1.研究目的:
  探讨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抗GS-ab),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
  2.实验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用于测定抗GS-ab抗体、PAI-1和TNF-α的水平,免疫比浊法测量CRP水平。
  3.实验结果:
  3.1 DPNC各组成对比较,抗GS-ab水平均有显著意义(P<0.05),并与DPNC呈正相关。
  3.2 DPN组与DM或NC组相比PAI-1,TNF-α,CRP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抗GS-IgM-ab阳性率与PAI-1、TNF-α、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3.4抗GS-ab水平、PAI-1、TNF-α、CRP水平均与病程、糖尿病足、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正相关(P<0.05)。
  4.结论:抗GS-ab和炎症细胞因子PAI-1、TNF-α、CRP水平与DPN相关,可作为诊断DPN重要的参考指标和疾病进展的预测因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