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清镁水平与周围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6h】

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清镁水平与周围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序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 入选标准

2. 排除标准

二.方法

1. 诊断标准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神经传导功能正常与神经传导功能异常组临床特征比较

二.血镁三分组间一般临床特征及神经传导参数比较

1. 血镁三分组间一般临床特征比较

2. 血镁三分组间神经传导参数比较

三.血镁三分组间各复合神经传导参数z score水平比较

四.血镁水平与各复合神经传导参数z score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五.F波参数特征

1. 神经传导功能正常组与神经传导功能异常组的F波参数比较

2.血镁三分组间的F波参数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血清镁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镁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在2013年4月-2014年8月期间,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周围神经功能相关研究。本研究共计纳入978例患者,每位受试者均测定相关体格检查指标、血清镁离子浓度并进行神经传导功能检查。运动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肠神经。患者整体周围神经传导功能可通过以单根神经传导参数为基础构建的复合传导速度、波幅和潜伏期的z score模型来综合评估。此外,通过对受试者腓总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及尺神经进行F波检测,检测参数包括F波最短潜伏期及F波出现率,进一步分析血镁水平与周围神经近端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
  1.神经传导功能异常组患者血清镁离子浓度明显低于神经传导功能正常组患者[0.87(0.82,0.92)比0.88(0.83,0.93) mmol/L,P=0.048]。
  2.根据血镁水平三等分后,低镁、中镁及高镁三组患者胫神经运动波幅分别为6.10(3.90,8.13)、6.40(4.13,8.88)、6.60(4.63,9.38) mv,三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46)且高镁组波幅最高。患者血镁三分组间尺神经感觉波幅及腓肠神经感觉波幅也存在显著差异(P=0.044;P=0.012)且均为高镁组波幅最高。
  3.Bonferroni两两检验结果显示,高镁组患者复合波幅z score明显高于低镁组[(-0.48±0.03)比(-0.60±0.002),P=0.002)]及中镁组患者[(-0.48±0.03)比(-0.57±0.002),P=0.047)]。进一步趋势检验结果提示,随着血镁三分组别增加,复合波幅z score呈现上升趋势[(-0.60±0.02)、(-0.57±0.02)比(-0.48±0.03),趋势P=0.001)]。
  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校正所有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降压治疗、收缩压、舒张压、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后,血清镁水平仅与复合波幅z score显著相关(β=0.095, P=0.014),与复合传导速度z score及复合潜伏期z score无明显相关性。
  5.F波检测结果显示,神经传导功能异常患者腓总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F波最短潜伏期均较神经传导功能正常患者显著延长(P均≤0.001)。所有测试神经F波出现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
  6.低镁、中镁、高镁组间腓总神经及胫神经 F波最短潜伏期存在显著差异(P=0.015;P=0.003)。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腓总神经及胫神经F波最短潜伏期与血镁值呈负相关(r=-0.099,P=0.003;r=-0.068,P=0.041)。腓总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F波出现率在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
  结论:
  1.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镁水平下降与单根神经及复合神经振幅的zscore显著降低相关,提示低血镁与周围神经功能损伤密切相关,可能通过影响神经轴索变性。
  2.2型糖尿病患者血镁水平与下肢周围神经近端功能密切相关,血镁值较高者提示具有较好的下肢周围神经近端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