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及肌酐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价值
【6h】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及肌酐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及肌酐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 目的:目的是开发一个能够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的预测模型。同时评估入院后24小时血清肌酐及血尿素氮,以及入院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否可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测因子。 方法:收集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因、红细胞压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入院时和住院 24 小时后尿素氮和血清肌酐。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所研究的数据。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评估各个预测因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测能力。通过Bootstrap重抽样技术对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内部验证。 结果:单变量分析表明体重指数,病因、红细胞压积、高密度脂在入院时蛋白胆固醇、入院时和入院后24小时的尿素氮和肌酐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入院后24小时尿素氮和肌酐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独立相关。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一个Logistic回归公式(我们把它命名为LR模型)来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具体公式(LR模型)如下:-2.25-0.06*入院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g/dl)为+0.06*24小时尿素氮(mg /dl)+0.66 *24小时肌酐(mg/dl)。Bootstrap重抽样技术对LR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内部验证,结果表明LR模型的乐观校正c指数为0.83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表明入院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入院后24小时的尿素氮、入院后 24 小时的肌酐和 LR 模型、它们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 AUC 分别为0.76,0.79,0.76和0.84。 结论:入院时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入院后24小时的尿素氮及肌酐组成的LR模型可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危险分层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 第二部分 血尿素氮作为修订的亚特兰大标准定义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测因子:测量时间和截断值 目的:本研究评估尿素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和住院死亡率的预测的准确性以及尿素氮测量的最佳时机和最佳截断值。 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分析,共纳入67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因、入院时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清电解质。以及入院时和入院后24小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肌酐。我们先进行单变量分析,再根据单变量分析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根据ROC曲线下的面积来评估尿素氮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和住院死亡率的价值。 结果:本研究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为8.94%,死亡率为1.64%。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入院时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以及入院时和入院24小时的尿素氮和肌酐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入院时和入院24小时内尿素氮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5和0.80;其预测胰腺炎住院死亡率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6和0.84。入院24小时内尿素氮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最佳截断值为 8.3 mmol/L;入院时尿素氮预测胰腺炎住院死亡率的最佳截断值为 13.3 mmol/L。 结论:入院24小时尿素氮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准确性比入院时尿素氮高,而预测住院死亡率方面则入院时尿素氮比入院24小时尿素氮高。测量尿素氮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预后评估。 第三部分 低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的预测因子 目的:血清淀粉酶升高是诊断急性胰腺(AP)一种常用的诊断指标。然而,在多达1/5的AP患者中,血淀粉酶可能仍然在正常范围内。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低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即血清淀粉酶<300U/L)的预测因子和临床结果。 方法:根据患者入院后第2天内血清淀粉酶水平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第1组(血淀粉酶≥300U/L)和第2组(血淀粉酶<300U/L)。比较两组按1:1倾向评分匹配前后的临床结果。收集临床和生化参数并探讨低血清淀粉酶的AP的预测因子。 结果:共纳入464名患者。根据年龄、性别、入院前的时间间隔、红细胞压积、血尿素氮(BUN)和肌酐水平进行倾向评分匹配,成功匹配108对的患者。第2组和第1组之间在AP严重程度、住院天数和中位死亡数方面没有显着差异。多变量分析提示胆源性病因(OR:0.499;95%CI:0.265-0.942; P=0.00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1.009;95%CI:1.002-1.017;P =0.017)和甘油三酯(OR:1.001; 95%CI:1.0001-1.001;P=0.015)与低血清淀粉酶AP的发生相关。而HDL-C与低淀粉酶血症AP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OR:0.998;95%CI:0.9898-1.0064;P=0.646)。 结论:血清淀粉酶水平与AP的严重程度、住院天数和死亡率无关。胆源性病因、LDL-C和甘油三酯与低血清淀粉酶AP的发生独立相关。 第三部分 低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的预测因子 目的:血清淀粉酶升高是诊断急性胰腺(AP)一种常用的诊断指标。然而,在多达1/5的AP患者中,血淀粉酶可能仍然在正常范围内。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低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即血清淀粉酶<300U/L)的预测因子和临床结果。 方法:根据患者入院后第2天内血清淀粉酶水平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第1组(血淀粉酶≥300U/L)和第2组(血淀粉酶<300U/L)。比较两组按1:1倾向评分匹配前后的临床结果。收集临床和生化参数并探讨低血清淀粉酶的AP的预测因子。 结果:共纳入464名患者。根据年龄、性别、入院前的时间间隔、红细胞压积、血尿素氮(BUN)和肌酐水平进行倾向评分匹配,成功匹配108对的患者。第2组和第1组之间在AP严重程度、住院天数和中位死亡数方面没有显着差异。多变量分析提示胆源性病因(OR:0.499;95%CI:0.265-0.942; P=0.00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1.009;95%CI:1.002-1.017;P =0.017)和甘油三酯(OR:1.001; 95%CI:1.0001-1.001;P=0.015)与低血清淀粉酶AP的发生相关。而HDL-C与低淀粉酶血症AP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OR:0.998;95%CI:0.9898-1.0064;P=0.646)。 结论:血清淀粉酶水平与AP的严重程度、住院天数和死亡率无关。胆源性病因、LDL-C和甘油三酯与低血清淀粉酶AP的发生独立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