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动脉僵硬度比较及相关性研究
【6h】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动脉僵硬度比较及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及糖尿病的认识

(1)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3)冠心病与糖尿病的相互关联性

(4)冠心病及糖尿病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二、中医学对冠心病及糖尿病的认识

1.历代医家对“冠心病”、“糖尿病”的认识

2.“冠心病及糖尿病”的病因病机

3.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三、动脉硬化与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资料和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大动脉僵硬度指数PWV值及其比较,以及大动脉硬化度指数PWV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以期评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的危险度,评估患者的危险性,并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将诊疗重点着眼于改善全身动脉功能上,提高本病的临床辨治及诊治水平。
   方法:将收集的10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版》有关冠心病的中医证候标准分为八组,排除少见的四种证型,再排除其他影响因素,选择出47例,进行四种常见中医证型间PWV比较,并简单相关分析PWV相关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关系。
   结果: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四个常见证型构成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痰阻心脉证>心血瘀阻证;2、在研究人群中,PWV数值与气阴两虚证型呈显著正相关(P=0.002),相关系数为0.30,即气阴两虚组的PWV值较非气阴两虚组高;与痰阻心脉证型呈显著负相关性(P=0.041),相关系数为-0.28,即痰阻心脉组的PWV值较非痰阻心脉组低;3、各证型间相互比较,气虚血瘀组与痰阻心脉组PWV数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痰阻心脉组与气阴两虚组PWV数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余证型相比较未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的PWV数值不同,反映了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动脉状况,亦证实了传统医学辨证分型的客观性与科学性;2、本研究显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型发生血管意外事件概率更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3、年龄动脉僵硬度的显著影响因素,故对高龄病人应常规检测动脉僵硬度,了解其血管状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