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6h】

针刺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1.概述

2.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2.1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雌孕激素与妊娠率的关系

2.2免疫功能与妊娠率的关系

2.3 IVF-ET妇女的心理反应及影响

3.中医对该病的认识

3.1祖国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理论研究

3.2针刺介入IVF-ET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1.资料收集

1.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试验分组

2.2治疗方法

3.观察指标

4.统计学处理

5.一般资料

5.1两组病人年龄比较

5.2两组病人病史比较

5.3两组病人不孕年限比较

5.4两组病人取卵个数比较

6.治疗结果

6.1两组病人生化妊娠率比较

6.2两组病人临床妊娠率比较

第三部分讨论

1取穴原则的的制定

1.1中医机理认识

1.2具体情况

2.选穴方义

4.研究结果及意义

5.关于课题结果无显著差异的讨论

5.1治疗方案过于单一

5.2治疗时间过短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接受IVF—ET的妇女进行针刺治疗,以观察针刺介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提高妊娠率的有效性。分析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探究针刺对IVF-ET妇女卵巢功能的康复是否有潜在意义,为临床完善针刺治疗方案,选择介入时机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针刺影响IVF-ET妊娠率的机理打下基础。
   方法:选取302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常规疗法不作干预,治疗组在取卵前一天和取卵当天选取肾俞、次髎、百会、合谷、关元、三阴交、太冲进行治疗,于移植前针百会,移植后针内关、足三里、公孙、并配以保胎脐帖于关元穴。观察指标:于移植后14天测定患者尿hCG,阳性者可确定为生化妊娠,移植后28日阴道B超监测到胎心、孕囊及胚胎发育者,确诊为临床妊娠。
   结果:治疗组153人,生化妊娠113人(73.9%),临床妊娠104人(68.0%);对照组149人,生化妊娠98人(65.8%),临床妊娠92人(62.0%)。治疗组的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没有显著性。
   结论:针刺介入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是针灸研究的新方向,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机构相互合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结果不甚一致。本课题选取302名研究对象,对其中153人进行了针刺治疗,观察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如下:(1)治疗组生化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性。(2)治疗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性。虽然结论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分析因素大致有两个方面,第一,取穴方案单一,未能临证配穴,发挥中医辩证论治的优势;第二,治疗时间偏短,通过针灸补肾健脾养血助孕的作用短时间治疗很难达到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