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痛舒合中药调周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6h】

经痛舒合中药调周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个人简介

前言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病例选择

3.治疗与观察方法

4.研究结果

4.1一般资料

4.2治疗结果

讨 论

1.经痛舒合中药调周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立论依据

1.1寒凝血瘀是原发性痛经的病机关键

1.2本虚标实是原发性痛经的病机特点

1.3“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治疗原则

2.经痛舒合中药调周法的组方原则

3.经痛舒合中药调周法的现代药理分析

3.1经痛舒组方的现代药理研究

3.2中药调周法及其相关方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4.疗效评价结果

5.疗效结果分析

6.课题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结论

参考文献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概况(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经痛舒合中药调周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比较痛经标本同治和从标论治的临床疗效差异,为经痛舒合中药调周法的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门诊确诊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经痛舒汤合中药调周法治疗,即行经期(月经来潮前2-3天~月经周期第4-5天)予经痛舒汤,经后期(月经周期的第6~12天)予二至地黄汤合异功散加减,经间期(月经周期的第13~17天)予补肾促排卵汤加减,经前期(月经周期的第18天起)予毓麟珠合越鞠丸加减;对照组23例,给予经痛舒汤治疗,于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用至月经周期第5天。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用药3个月经周期,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停药3个周期,记录痛经症状及其伴随症状积分的变化作为观测指标。
   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1.30%,远期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82.61%,两组疗效比较,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远期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近期疗效相当,而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相关伴随症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药物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相关-临床症状,且两组对相关症状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相当。相关因素与疗效观察显示,本病的疗效与年龄、病程无关,但与病情的轻重有关,病情轻者疗效较好。
   结论: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原则,即经期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以治标,非经期补肾调周以治本,经痛舒合中药调周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其远期疗效尤为突出,达到了治疗与巩固疗效的目的。说明此法在临床治疗中占有明显优势,并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