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健身气功·新编易筋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痛的研究
【6h】

健身气功·新编易筋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痛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1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痛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流行病学特点

1.2脊柱的基本构成及运动形式

1.3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的运动生物力学基础及致病机理分析

1.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1.5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痛的诊断标准

2传统中医学对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痛的认识

2.1传统中医学对下腰痛的诊断、治疗的认识

2.2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病机理对理解中医腰痛症的意义

3易筋经与脊柱相关性疾病

3.1易筋经的源流

3.2健身气功·易筋经各式的功理与作用

3.3易筋经以脊柱运动为主的健身作用

3.4易筋经以脊柱运动为主的医疗练功处方

4下腰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4.1康复治疗

4.2药物治疗

4.3神经阻滞疗法

4.4手术治疗

4.5微创治疗

4.6中医治疗

4.7其他疗法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1.2病例选择

2研究方法

2.1病例分组

2.2治疗方法

2.3观察项目及评定

2.4统计学处理

2.5一般资料

3结果

3.1治疗前后腰部核心肌群(腹横肌、多裂肌)肌耐力的比较

3.2治疗前后Roland—Morris(MRMQ)功能障碍记分的比较

3.3治疗前后疼痛症状频率、厌恶指数记分的比较

3.4治疗前后疼痛视觉类比记分的比较

4讨论

4.1观察指标的选择

4.2观察结果的分析

4.3《易筋经》的治疗作用分析

4.4研究过程的质量控制

5.结论

6.进一步的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和推拿科主要常见病之一,约五分之一的腰腿痛病人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疼痛和行动不便,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脊柱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报道,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腰痛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腰痛患者终生反复发作率通常为50~70%,年发生率为5%。该病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通过理论研究,我们认识了现代医学在椎间盘突出症下腰痛的流行病学特点、定义、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诊断和分级、分期和稳定期的防治原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归纳总结了传统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痛的病名及症状、病因病机、防治方法的有关论述,提出了目前临床研究的方向。在导师长期从事健身气功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健身气功·易筋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痛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研究。 本次临床实验通过国际通用的椎间盘造影结合体格检查的方法明确实验接受者的纳入标准,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观察易筋经组,和常规治疗的骨盆牵引组在疗效上的差别。实验数据分析评估采用国际标准化量表-修订Roland-Morris(MRMQ)功能障碍调查表和疼痛症状频率、厌恶指数及疼痛程度量表来综合评估下腰痛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能力,疼痛指数,疼痛激惹性。实验采用新型的CHATANOOGA GROUP INC生产的稳定性生物反馈系统来分析腰部核心肌群腹横肌、多裂肌的肌耐力,来观测易筋经练习对于腰部核心肌群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易筋经锻炼和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痛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易筋经锻炼优于骨盆牵引。在提高患者腰部核心肌群腹横肌、多裂肌的肌耐力,增加患者腰部稳定性方面,两者都能取得有效的改善,而易筋经锻炼的疗效更显著。在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方面,两者都能明显降低Roland-Morris(MRMQ)功能障碍记分,易筋经锻炼的疗效也更为显著。在改善患者疼痛方面,分别从疼痛症状频率、厌恶指数及疼痛程度(疼痛视觉类比)的记分看,易筋经锻炼和骨盆牵引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频率、厌恶指数及疼痛程度(疼痛视觉类比)记分,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我们的研究提示,通过对于易筋经的练习可以有效改善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下腰痛,它将镇痛和稳定性练习两者巧妙结合,提高了医疗效率,减少了医疗成本。在医保制度尚未完善的今天,推行一种低成本,高效率且具有科学性的功法去解决一种常见高发病,是有积极意义的。它缓解国家医疗费用的不足,另一方面它将防治相结合,对于患者已不是单纯的症状治疗。它有效的将调神,调心,减少患者心理负荷缓解压融入到治疗中。不禁缓解了患者的躯体症状也缓解了患者的精神压力,体现了中医的特色,起到中医在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方面“治未病”的作用;同时能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