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肾小球肾炎应用激素前后的中医证候变化及主要证候的若干特点
【6h】

慢性肾小球肾炎应用激素前后的中医证候变化及主要证候的若干特点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西医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

1.1现代医学关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认识

1.2现代医学关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认识

1.3激素在治疗慢性肾炎中的历史、作用机制及地位

1.4激素使用存在的问题

2.中医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

2.1慢性肾小球肾炎在中医学中的病名溯源

2.2中医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及辨证标准

1.2病例入选及排除标准

1.3一般资料

1.4治疗方法

1.5临床观察指标

1.6统计方法

2.观察结果

2.1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变化

2.2新出现的证候与激素剂量的关系

2.3新出现的证候与年龄的关系

2.4出现的证候与外周血白细胞的关系

2.5新出现的证候与血糖的关系

2.6新出现证候与血脂的关系

2.7新出现的证候与面部痤疮的关系

3.讨论

3.1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3.2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激素后的证候演变规律

3.3各影响因素和中医证候的关系

3.4其他免疫抑制剂的类似推测

3.5新出现的中医证候特点

4.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临床观察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门诊及住院病人应用激素前后的中医证候变化,从不同角度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应用激素前后中医证候变化的规律及其特点,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中医证侯变化的相关性,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应用激素前后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有意义的方法。 研究方法:通过临床研究及观察,选择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门诊及住院病人,在相同的基础治疗下,在其应用激素前期间定期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尿蛋白及相关指标,观察中医临床症状的变化。 研究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激素1月后,在原有中医证候的基础上,出现3个新的证候:热毒证、阴虚阳亢证、阴虚燥热证,且年龄及激素使用剂量大小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影响演变后证候的分布。 研究结论: 1.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激素后,中医证候易往热毒证、阴虚阳亢证及阴虚燥热证转变,且中医证侯易演变性比较分析为:热毒证>阴虚阳亢证>阴虚燥热证。 2.不同年龄的人应用激素后,中青年容易转变为热毒证,老年人易转变为阴虚阳亢证。 3.中医证候变化与患者使用激素的剂量有关,大剂量使用激素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热毒证及阴虚阳亢证。 4.血糖数值、血白细胞的前后变化及患者面部痤疮等症状变化均不同程度与中医证候的分布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