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锁定接骨板与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对比研究
【6h】

锁定接骨板与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肱骨近端骨折多发生于骨质疏松的老年病人,骨折后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骨缺损,给临床手术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以探讨老年患者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获得随访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手术病例37例(男14例,女23例;平均年龄69.6岁),其中Neer三部分骨折30例(82%),四部分骨折7例(18%),合并肩关节脱位5例(13%)。分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组(ORIF组)与人工肱骨头置换组(HHR组)。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采用Constant评分、Neer及ASES评分评价两组的优良率,并对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评价两组近中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进行ORIF组25例,随访20例,疗效优8例、良4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60.0%。HHR组21例,随访17例。疗效优6例、良6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70.6%。假体置换组平均Constant评分(79.1±5.5分)优于切开固定组(70.9±6.3分)(p<0,05),HHR组相对ORIF组具有手术切口短和较少的术中出血量,较好的术后关节活动恢复情况,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6月肩关节功能评分上无明显差异。术后12月随访,ORIF组的并发症包括1例肩关节半脱位,2例肱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肩关节僵直及1例伤口深部感染。HHR组的并发症包括1例肩关节僵直,1例关节异位骨化及1例肩峰撞击。
   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及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均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相对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而言,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较快,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