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方剂数据分析方法的脾虚证及用药配伍规律研究
【6h】

基于方剂数据分析方法的脾虚证及用药配伍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研究概况

1.证型研究

1.1 证型分类

1.2 诊断标准研究

2.实质研究

2.1 神经内分秘方面

2.2 微量元素吸收方面

2.3 组织结构方面

2.4 免疫方面

2.5 消化系统方面

2.6 酶学方面

3.方药研究

3.1 古方研究

3.2 现方研究

二、数据分析

1.数据库建立

1.1 来源

1.2 标准

1.3 规范

2.方法及结果

2.1 方法

2.2 结果

三、讨 论

1.脾虚证分型之思考

2.配伍规律探析

2.1 脾气虚证用药析义

2.2 中气下陷证用药析义

2.3 脾胃气虚证用药析义

2.4 肺脾气虚证用药析义

2.5 脾虚血亏证用药析义

2.6 脾胃气血两虚证用药析义

2.7 心脾气血两虚证用药析义

2.8 肝脾气血两虚证用药析义

2.9 脾肾气血两虚证用药析义

2.10 脾阴虚证用药析义

2.11 脾胃气阴两虚证用药析义

2.12 肺脾气阴两虚证用药析义

2.13 脾阳虚证用药析义

2.14 脾胃阳虚证用药析义

2.15 脾肾阳虚证用药析义

2.16 脾胃阴阳两虚证用药析义

2.17 脾肾阴阳两虚证用药析义

3.相似分型用药异同探析

3.1 气虚证候组

3.2 气血两虚证候组

3.3 气阴两虚证候组

3.4 阳虚证候组

3.5 阴阳两虛证候组

3.6 脾虚各证及脾胃阴阳两虚证

4.脾虚证配伍规律之思考

4.1 补气药是配伍基础

4.2 补气、理气、利水渗湿、收涩药是基本配伍模式

4.3 术、草、苓、陈是基础用药

4.4 脾胃亏虚较脾虚治方消食、理气药使用较多

4.5 脾气虚、阳虚治方用药种类基本相同

4.6 脾阴虚治方以脾血虚治方为基础

4.7 治脾阴虚当顺脾性祛水湿清虚热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脾虚证"治疗方剂945首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课题综述了近十年来脾虚证的研究文献,发现虽然脾虚证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证型分类,治方配伍规律,以及不同证型间方药运用的区别、特点等,都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课题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线索,查阅古今(2005年以前)文献216部,收集整理并最终筛选出治疗脾虚证方剂945首,建立标准化数据库,运用数据分析相关方法,从方证关系,反向研究脾虚证具体分型,尤其是诸如脾阴虚、脾血虚、脾阴阳、气血两虚等争议性证型;探究各分型具体方药配伍规律、特点,相似证型用药差别,以及脾虚证治方的总体配伍规律。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症候部分》,以原方功效、主治症状、组成药物的功效为依据,对方剂主治证型施行归纳、分析、分类;分别采用“频数分析”、“关联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筛选出的具体证型所用方药、药量进行分析,探讨主治该类证型方剂配伍规律,以及相似证型之间用药的异同。所用软件分别为“Excel2007数据透视表”,“SQL Server 2005_DMAddin数据挖掘程序”,“spss 18.0”。
   研究表明,脾虚证可分为5个证候组,17个具体证型。分类除气虚外,还存在阴虚、血虚证型,但均以气虚为基础,实为气阴、气血两虚证;除阳虚外,存在与其它脏腑(如胃、肾)相兼为患的阴阳两虚证型,但是以阳虚为前提,是在阳虚基础上发展而成。各分型治疗方剂配伍规律在用药类别,基础方药,常用药对,核心配伍,每服药量及比例等方面各有特点,同中有异。与脾虚相比,脾胃亏虚治方使用消食、理气药较多;脾气虚、阳虚治方用药种类基本相同;脾阴虚治方以脾血虚治方为基础,治脾阴虚当顺脾性祛水湿清虚热。脾虚证所有治疗方剂均以补气药为配伍基础,以补气、理气、利水渗湿、收涩药配伍为基本模式,以白术、炙甘草、茯苓、陈皮为基础用药。
   课题在筛选治疗脾虚证大量方剂的基础上,以方测证,参照国家标准,对脾虚证范围、分类予以探析、归纳;运用相关软件从多角度,多层面对每个分型的具体治方进行了数据分析,较为清晰的阐释了其方药配伍规律,及与相似证型之间的用药区别;提炼、概括了脾虚证治方的总体配伍规律,对脾虚证理论发展与临床诊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