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冠心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的研究
【6h】

“冠心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西医理论研究

1.1 CHD的概念

1.2 CHD的流行病调查

1.3 CHD的危险因素

1.4 CHD的发病机制

1.5 CHD与SOD、PLO、GSH-Px的关系

1.6 CHD的现代治疗进展

2.中医理论研究

2.1 病名沿革

2.2 病因病机

2.3 抗氧化的治疗

2.4 中医药辨证干预GSH-Px水平治疗冠心病的研究

第二章 试验研究

1.试验设计

2.病例选择

2.1 诊断标准

2.2 心绞痛症状记分法

2.3 心绞痛症状病情分级标准

2.4 中医症状记分法

2.5 纳入病例标准

2.6 排除标准

2.7 受试者退出试验的条件

2.8 提前终止试验条件

2.9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2.10 病例的剔除

3.治疗方案

3.1 药品来源

3.2 基础用药

3.3 服药方法

3.4 疗程

3.5 观测指标

4.疗效评定标准

4.1 疾病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4.2 心绞痛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4.3 抗氧化功能疗效评定

4.4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4.5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5.统计学方法

6.研究结果

6.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6.2 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6.3 心绞痛疗效比较

6.4 心电图疗效比较

6.5 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

6.6 临床疗效比较

6.7 血浆SOD、LPO、GSH-Px水平治疗前后比较

第三章 讨论

1.冠心平的组方意义

2.治疗前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3.冠心平对CHD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

4.冠心平对CHD心绞痛患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5.不足与展望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120例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在“冠心平”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及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脂质(LPO)水平,评估“冠心平”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其抗氧化作用。进一步来探索“冠心平”治疗CHD心绞痛的机制。
  研究方法:以江苏省中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心内科和老年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CHD心绞痛患者为观察对象。入选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治疗组予常规西药加中成药冠心平治疗,4片/次,3次/日。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加中成药心可舒治疗,4片/次,3次/日。在经过4周的治疗后,以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心电图等作为临床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指标的变化,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浆中GSH-Px、SOD、LPO的水平的变化。
  研究结果:
  1.两组入选的患者心绞痛疼痛程度、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疼痛程度及发作次数比较, 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2.两组入选患者在治疗后,胸痛、胸闷、心慌、心悸等中医临床症状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
  3.两组入选患者在治疗后心电图ST段下移的导联数、T波倒置的导联数都较治疗前减少,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4.两组入选患者治疗后血浆SOD、GSH-Px的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血浆LPO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并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论:
  1.冠心平改善了CHD心绞痛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持续时间,改善心电图情况,临床疗效显著。
  2.冠心平能提高患者血浆SOD、GSH-Px活性以及降低血浆LPO水平,说明冠心平治疗CHD心绞痛的机理可能与抗氧化功能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