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银杏达莫治疗中风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银杏达莫治疗中风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研究

1.1 概述

1.2 脑梗死的发病机制

1.3 西医对脑梗死的治疗

2.祖国医学对脑梗死的研究

2.1 历史沿革

2.2 病因病机

2.3 治则治法

2.4 常用中药

3.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的研究

3.1 银杏达莫的主要成分

3.2 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

3.3 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辩证分型

3.4 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临床应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病历资料的采集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2.研究方法

2.1 入选及处理流程

2.2 分组处理

2.3 其他药物及治疗的使用

2.4 观察方法

2.5 疗效观察

2.6 主要终点事件及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

2.7 统计学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两组年龄比较

3.2 两组中风病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率比较

3.3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率比较

3.4 两组血小板聚集(ADP)变化率比较

3.5 两组NIHSS评分减少率比较

3.6 两组C反应蛋白减少率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银杏达莫治疗中风血瘀证疗效分析

2.关于银杏达莫抗血小板聚集的问题

3.关于银杏达莫抑制炎症反应的问题

4.关于从中医角度探讨银杏达莫治疗中风血瘀证的问题

5.关于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的研究的问题

第四部分 结果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银杏达莫对中风病临床表现、中医证候征评分变化、血小板聚集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评价注射用银杏达莫治疗中医辨证符合中风血瘀证(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辨证用药是否应当应用于治疗中风血瘀证(脑梗死)的静脉用药中。(探讨银杏达莫对脑梗死中风血瘀证的治疗价值)
  方法:
  根据受试者是否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受试者。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患者,根据统计学专业人员制定的单中心随机的方法进行随机化入组。本试验共设2个处理组:
  对照组:入院后行常规治疗,如给予拜阿司匹林等,采用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溶栓、降纤、抗凝治疗和阿司匹林治疗,每次100mg,每天1次;根据患者血糖、血压情况给予对症处理,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患者在研究期间给予降压药、降糖药或降脂药。预计入组30例。
  实验组:在常规溶栓、降纤、抗凝及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增加银杏达莫,用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H52020032)的注射用银杏达莫15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滴,一日两次,用药10天。预计入组30例。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患者在研究期间给予降压药、降糖药或降脂药。
  结果:
  1.中风病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率,对照组平均值为40%,为有效,实验组平均值为55%,为有效,两组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中医症候临床症状改善率,对照组平均值为48%,为有效,实验组中医症候临床症状改善率平均值为60%,为显效,两组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NIHSS评分减少率,对照组平均为46%,实验组为61%,两组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实验组血小板聚集(ADP)变化率较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
  5.实验组C反应蛋白减少率较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银杏达莫治疗中风血瘀证有一定的疗效,适合用于中风血瘀证的静脉用药。
  2.银杏达莫可能不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ADP)途径来抗血小板聚集。
  3.银杏达莫可能不通过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来抑制炎症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