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医《易》相通论伤寒
【6h】

医《易》相通论伤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伤寒论》与《周易》渊源

1.中医与《周易》

1.1 医与《易》整体观相通

1.2 医与《易》讲求阴阳变化相通

2.《内经》与《周易》

3.《伤寒论》与《周易》

第二章 《伤寒论》立论与《周易》的核心思想

1.《伤寒论》病因、病机与《周易》“天人合一”思维

1.1 《伤寒论》与自然观

1.2 《伤寒》与《周易》时间观

2.《伤寒论》与《周易》阴阳辩证

2.1 医学与阴阳

2.2 《伤寒论》与《周易》阴阳观

第三章 《伤寒》全面性思维与《周易》整体观

1.《伤寒论》病候与《周易》太极结构

1.1 《伤寒论》六经架构与《周易》六爻

1.2 《伤寒论》辨证与《周易》类比思考

2.《伤寒论》八纲辨证与《周易》“对立与统一”

2.1 对偶性的哲学思考

2.2 八纲辨证与对立统一之运用

第四章 《伤寒论》治则与《周易》“太和”思想

1.《伤寒论》八法与《周易》“中”、“和”

1.1 以“中”为求,以“和”为终

1.2 太过与不及

1.3 致中和

2.《伤寒论》法随证立与动态平衡法则

2.1 阻断病势,防止传变

2.2 扶正

2.3 去邪

2.4 阴阳和调——治病求本,本于阴阳

2.4 度

第五章 《伤寒论》特性与《周易》之三义

1.《易》之三易

1.1 易简

1.2 不易

1.3 变易

2.《伤寒论》五种特性与三易哲学

2.1 辨

2.2 交

2.3 严

2.4 活

2.5 简

结语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伤寒论》全文条文清晰,内容十分明朗精要,全文中充满逻辑性、辩证性的思维。《伤寒论》继承许多《内经》的医理,但是其内容又有别于《内经》。《周易》是探讨“阴阳变化”、主张“天人合一”,并且具有哲学辩证的著作,是中国传统文化源头。
  《伤寒论》有些思维与《周易》是相通的,尤其在“哲学辩证”和“类比”思维方面。深深影响着《伤寒论》的内涵,特别是对于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面有重大影响及启发。本文特别针对这些重点提出相关探讨。
  第一章提到《伤寒论》与《周易》渊源关系。首先说明了中医与《周易》有许多相通的概念及思维,强调医与《易》在“整体观”、“阴阳变化”上是相通的。又提到《内经》与《周易》两者的理论及概念有许多是相同的,指出《内经》与《周易》“阴阳理论”是相通的,接着特别探讨到《伤寒论》与《周易》两者的思维及辩证是相同甚至是互通的。
  第二章谈到《伤寒论》立论与《周易》的核心思想的互相比较及借鉴,说明了《伤寒论》病因、病机与《周易》“天人合一”思维有密切相关。并且提出《伤寒论》与《周易》对于“自然观”、“时间观”的共同思考,以及对于病因、病机的影响的说明。对于《伤寒论》的“正”、“邪”与《周易》阴阳辩证思想的比较及讨论。也提出关于医学与“阴阳”的关系,特别提到《伤寒论》与《周易》两者“阴阳观”的探讨。
  第三章主要讨论《伤寒论》全面思维与《周易》整体观,提出《伤寒论》一些病候的发展过程和《周易》太极结构;从太极到八卦的发展模式,有类比思考的共通点,其次提到《伤寒论》六经的架构分布概念,与《周易》六爻的结构概念、可以相互比较,引发一些有价值的思考,还提到《伤寒论》辨症与《周易》的思考,两者都具有深厚的类比概念。同时也提到《伤寒论》八纲辨证与《周易》阴阳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比较及探讨。特别提到对偶性的哲学思考和说明八纲辨证与“对立统一”之运用。
  第四章主要是探讨《伤寒论》治则与《周易》“太和”思想的相关性。其中针对《伤寒论》治疗八法与《周易》之“中”、“和”的思想加以论述,特别谈到有关于《伤寒论》治疗八法的“平衡”思考,还有提到《伤寒论》“法”随“证”立与动态平衡法则的重要性的探讨,并且说明了动态平衡与《周易》“时中”有关性,以及“阴阳和调”才能“治病求本,本于阴阳”的讨论。
  第五章提出《伤寒论》特性与《周易》之三义的比较及说明。针对《伤寒论》五个特性之辨、变、活、严、简与《周易》的变易、不易、易简之道一起加以讨论。
  本文研究从“医《易》相通”的角度来来探讨《伤寒论》,得到一些重要发现:一些共同思维模式:发现几个《伤寒论》与《周易》两者共同有的规律:如“循环性”、“物极必反”、“趋和”、“对立又统一”(矛盾是必然存在)等等特性。以及得到几点结论和《伤寒论》的特殊点:“医《易》相通”的议题,从思维及哲学辩证的上面是有一定的互操作性,尤其在“整体观”、“阴阳变化”、“自然观”上面,两者的思维模式是绝对相关。这些对于研究《伤寒论》有极大的帮助及价值。
  《易》学不是医学,不能指导如何“看病”、“治病”,但它可以作为研究医学的思考之指导。在运用上面尤其在“类比思考”、“有机联系”、“与时俱进”的动态思维等等方面有助于《伤寒论》的创新思考,可以启发《伤寒论》后续的研究,也期望研究《伤寒论》的未来能够有更多创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