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张道宗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6h】

张道宗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张道宗教授学术渊源

2.张道宗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2.1 四诊合参,病证结合,脏腑经络并重

2.2 针灸药并重疗顽疾

2.3 善用经方

2.4 善以药对组方

2.5 四时有土,首重脾胃

2.6 通督调神,擅治脑病

3 张道宗教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经验整理

3.1 历代医家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认识

3.2 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经验整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1.1 研究目的、实验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疗效

2.3 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

2.4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

2.5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IGF-1评分变化

3 讨论

3.1 选取督脉为主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依据

3.2 针灸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3.3 血管性认知障碍相关量表的选择依据

3.4 针灸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机制

4 结论

参考文献

小结

附录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张道宗教授至今已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工作51年,拥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并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教学、临床经验。临床上他强调在整体观指导下,以脏腑经络为核心,以辨证辨病为诊治特点,其学术成就、治学临证经验内容涉及内、妇、儿、皮肤、五官等临床多科。特别是善于针灸药并用治疗中风、痴呆、眩晕等脑科疾病及风湿、消化等多系统疾病,尤其对于督脉及脾胃的研究更为深入,提出了著名的“通督调神”针刺法和“四时皆有土”学术思想。本文第一部分理论研究,首先对张道宗教授的学术渊源进行总结,其次是对张道宗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最后为张道宗教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经验整理与研究。第二部分是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张道宗教授学术渊源
  张道宗教授学术思想源于他扎实的中医功底、坚定的中医理念、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及对中医针灸事业的挚爱,这些都对其学术渊源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2.张道宗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2.1.四诊合参,病证结合,脏腑经络并重
  张道宗教授在临床诊病过程中将四诊合参,病证结合,脏腑经络辨证并重,须知针灸临证之时,也应注重辨证。病证的结合是中西医思维的一种贯通和结合的方式,不能机械地根据病因、病理、病位来判断疾病,而病后整体反应的证是重中之重,也就是不单单着眼于病因的解除,更主要的是着眼于病人机体的调整。总之,张道宗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教学、科研实践体会到: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四诊合参,病证结合,脏腑经络并重,乃是中医针灸的特点与精华,也是当代中医发展的方向。
  2.2.针灸药并重疗顽疾
  张道宗教授在临证中特别重视“针药灸合用”的原则,且有所发扬。老师认为“毒药治其内,扶正兼顾祛邪;针灸攻其外,泻邪而兼扶正”、“药之不为时,以针灸治之”、及“药而不针,针而不灸,皆非良医”。因此在临证中或针灸,或用药,或针药灸并用。
  2.3.善用古方
  张道宗教授善用古方,在临床中常用的有桂枝汤、小柴胡汤、三仁汤等方,先生又特别指出古方、经方经过了千年的临床检验,治疗疾病有独特的效果,然而随着现代疾病谱的变更,临证应用经方要灵活,针对现代人的生活、起居、环境、饮食等情况方可有效。因此,在学习古代文献时要做到深究善思,尊古而不泥,方能古为今用。
  2.4.善用药对组方
  张道宗教授认为,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之中,“药”的重要性和基础性要高于“方剂”,由单味药通过合理配伍而组成的高级形式是方剂,根据不同的病情需要和不同的药物特点进行药对配伍是临床用药、处方的基本方法。中药的药性、功效、应用各有所长,临床中合理的配伍可提高和增强药物功效,改变药物性能,调整药物的偏性和毒副作用,发挥其相须、相使或相畏、相杀的综合作用。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药物的配伍及应用研究,两药合用,基本都会产生与原有单味药不相同的功效。典型的代表药对如《金匮要略》里的枳实配白术;《伤寒论》中的芍药配甘草之酸甘养阴;《丹溪心法》有黄连与吴茱萸相配伍等。研究药对配伍经验,对扩大药物应用范围,适应复杂病情,不断发展中医配伍用药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2.5.四时有土,首重脾胃
  张道宗教授认为四时中“土”所对应的季节,应融于四季中,为春、夏、秋、冬更替之际,表现出以各个主节气为主,夹杂“湿气”的特性。四季经过量的积累和“土”的过渡才能完成节气的转变,称之为“四时皆有土”。因此在临床治疗春、夏、秋、冬四时病的时候都要注重对脾土的调节和湿邪的治疗。同样在各脏腑病变时,也应兼顾对“脾土”的调理,也就是说在治他病同时仍要兼顾健脾利湿之法。将“四时皆有土”学术思想可以归纳为:脾胃为核心,与四脏、四时相关;突出湿邪在四时转换中的重要作用,善于运用健脾化湿法。
  2.6.通督调神,擅治脑病
  通督调神针刺法,就是运用针刺督脉组穴,达到疏通督脉、调整元神的目的。它是根据中医整体观念中“形与神俱”的思路而提出的,把疾病分为“神病”和“形病”两个层次,在治疗上既“治形”又“治神”。“调神”能使神机运转,从而使人体脏腑经络等形体功能有所主宰;“通督”则指疏通督脉及其相联系的经络系统的基础上,使经络气血运行通畅,元神得以调整,从而促进疾病的好转,最终达到康复目的。张道宗教授在治疗疑难病症时,尤其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取督脉腧穴、运用通督调神针刺大法为主治疗上述系统疾病往往收效甚佳。本人在脑科系疾病的治疗时,依据“通督调神”理论,治疗相关脑病如:血管性认知障碍、眩晕、中风及其后遗症,收到良好的效果。
  3.张道宗教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经验整理
  3.1.祖国医学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认识。
  3.2.“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经验整理。
  3.2.1.对“通督”的认识。
  3.2.2.对“调神”的认识。
  3.2.3.张道宗教授“通督调神”针法取穴特点研究
  第二部分 “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通督调神”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IGF-1表达的影响。探讨“通督调神”针刺的临床疗效和药物治疗的优劣。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提供可靠的临床方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72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通督调神针刺治疗组(36例)和奥拉西坦对照组(36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5天后对中医症状评分、MoCA、MMSE、ADL等量表进行评价,测定治疗前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本研究的盲法采取第三者观察分析,尽可能盲法覆盖同时受试者。使用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编制盲底,并制定控制试验偏倚的相应措施和方法,使已知的偏倚来源达到最小。监察员的审核、数据管理、研究者对试验结果作出的评价、最终的统计分析,都必须保持盲态,直至研究结束且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后才予以“揭盲”。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及中医症状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MSE评分和MoCA评定基线一致,统计学具有可比性(P>0.05)。经平均治疗35天后,通督调神针刺组的中医症状量表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5天后各量表得分较治疗前改变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针刺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优于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中医症候及患者伴随的临床症状,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IGF-1水平,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有较好的疗效,能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此方法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