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方剂中化痰类药物的配伍应用探讨
【6h】

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方剂中化痰类药物的配伍应用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一、痰的概念与成因

1.痰的内涵

2.痰的形成

2.1 五脏生痰

2.2 痰气相关

2.3 痰瘀相关

二、“痰邪”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

1.痰邪致癌的理论依据

2.痰邪致癌的现代研究

3.痰邪致癌的临床特点

4.痰邪致癌的参与因素

4.1 痰瘀互为因果

4.2.痰瘀交结致瘸

4.3 痰邪化毒成癌

三、痰邪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特点

1.食道癌

1.1 古代医家对食道癌的认识沿革

1.2 食道癌的病因病机探讨

1.3 食道癌临床表现与痰的相关性

2.胃癌

2.1 古代医家对胃癌的认识沿革

2.2 胃癌的病因病机探讨

2.3 胃癌临床表现与痰的相关性

3.大肠癌

3.1 古代医家对大肠癌的认识沿革

3.2 大肠癌的病因病机探讨

3.3 大肠癌临床表现与痰的相关性

四、化痰类药物在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方剂中配伍应用

1.建立相关方剂数据库

1.1 方剂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术语规范

1.4 录入方法

1.5 录入说明

1.6 结果分析

2.化痰类药物应用概览

2.1 温化寒痰类

2.2 清化热痰类

2.3 药物性昧特征

3.化痰类药物的配伍方法

3.1 随证立法

3.2 据病药择

3.3 关联分析

3.4 常用配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渎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分析痰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及痰邪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致病特点,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方剂中化痰类药物的配伍应用,为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1、理论研究:全面论述痰的概念及成因,回顾历代医家对“痰”、“痰邪致癌”的认识发展络脉,初步总结食道癌、胃癌、大肠癌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表现与痰的关系。
  2、统计分析:将符合收录标准的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393首方剂,进行术语规范化,然后按方名、方源、组成、主病、证型等细目建立EXCEL统计表,采用SPSS统计学方法对各细目进行数据处理,并采用Rapid Miner软件对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探讨化痰类药物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中的应用。
  结果:
  1、本研究共收录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方剂393首,化痰类药物使用达648味次,涉及23味中药,其他药物使用达4708味次,涉及19种门类,359味药物。高频化痰药分别为半夏、瓜萎、旋覆花、天南星、贝母。
  2、根据对化痰类药物性味的统计发现:化痰类药物中无酸味药,其中辛味药、苦味药及咸味药使用频次较高。
  3、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病种及证型中化痰类药物均被多次运用,并占主要地位,且在化痰抗癌的同时,常需配伍其他类别药物以提高疗效,主要配伍补虚药(22.75%)、清热药(15.32%)、理气药(9.06%)、活血化瘀药(8.08%)、利水渗湿药(6.43%)及消食药(4.42%)。
  4、根据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中常用的化痰类药对中多以半夏、贝母、旋覆花为核心,分别为半夏、茯苓;半夏、陈皮;半夏、旋覆花;旋覆花、代赭石;半夏、厚朴;半夏、瓜萎;贝母、郁金;贝母、沙参。
  结论:
  1、祖国医学认为痰有广义、狭义之分,五脏功能异常、津液、水谷精微代谢障碍、气血运行失畅均可造成痰邪的产生。
  2、痰的诸多特性与肿瘤特性相类似,痰为恶性肿瘤的重要病因,即可作为病理产物又可作为致病因素而致瘀、毒产生,形成痰、瘀、毒胶结之势。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中因脾为生痰之源,脾胃运化失司则水湿不化,聚而成痰,故痰与食道癌、胃癌、大肠癌关系密切,且其特性也在以上病种中的临床表现上多有反映。
  3、通过对食道癌、胃癌、大肠癌的方剂统计分析可知,化痰类药物不仅在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方剂中占较大比重,并且应用于疾病治疗全程,常配伍扶正、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之品,以达协同抗癌之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