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益肾养血强脊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络阻证的临床观察
【6h】

益肾养血强脊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络阻证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强直性脊柱炎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1.1 病因及发病机理

1.2 强直性脊柱炎的现代医学治疗

2.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研究现状

2.1 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病例选择

1.1 诊断标准

1.2 病例纳入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1.4 剔除标准

2.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一般资料

3.研究方法

4.观察指标

4.1 安全性观察

4.2 疗效观察

5.疗效判定标准

5.1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5.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5.3 安全性评价标准

6.统计学分析

7.结果

7.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7.2 西医症情指标比较

7.3 疗效比较

7.4 活动指标(ESR、CRP)比较

7.5 安全性检测

第三部分 讨论

1.益肾养血,蠲痹通络大法的确立

1.1 AS的病机探讨

1.2 益肾养血强脊汤的药物组成及配伍意义

2.益肾养血强脊汤组方特点

2.1 标本兼顾,扶正祛邪

2.2 补益肝肾为主,养血活血为要

3.益肾养血强脊汤中主要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4.临床疗效分析

5.问题与展望

5.1 研究样本量较少,未作长期随访观察

5.2 观察指标较为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益肾养血强脊汤为金实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所创,经过导师临床验证,此方疗效确切。本课题希望通过收集更多的临床样本,并运用较为规范的疗效判定标准,观察短期疗效,以进一步证实益肾养血强脊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益肾养血强脊汤的临床研究,既是对金实教授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发扬,也可为益肾养血强脊汤新药研究提供依据,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方法:采用临床观察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部、普内科门诊、名医堂及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60例肾虚络阻证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服用益肾养血强脊汤加减(桑寄生、骨碎补、鸡血藤、白芍、当归、独活、伸筋草、延胡索、蜈蚣等),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同时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每日2次,每次0.5g;对照组30例予塞来昔布胶囊,每日1次,每次200mg口服,同时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每日2次,每次0.5g,治疗3个月。通过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关节疼痛VAS评分、BASDAI指数、BASFI指数、病人总体评价、夜间脊柱痛VAS评分、活动性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1、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所有症状及总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腰臀髋关节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夜间疼痛、腰膝酸软、手足不温等症状及总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畏寒喜暖症状有改善(P<0.05)。
  2、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差相比,治疗组总积分、腰臀髋关节疼痛、夜间疼痛、腰膝酸软等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腰脊活动受限、晨僵、畏寒喜暖、手足不温症状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
  3、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3.3%,治疗组中医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4、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西医症情指标包括关节疼痛VAS评分、病人总体评价PGA、夜间脊柱痛VAS评分、BASDAI评分、BASFI评分等均有明显改善(P<0.01)。
  5、治疗组与对照组西医症情指标比较,关节疼痛VAS评分、病人总体评价PGA、夜间脊柱痛VAS评分、BASDAI评分等改善明显(P<0.01),BASFI评分有所改善(P<0.05)。
  6、治疗组与对照组西医症情指标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3.3%,治疗组疾病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7、治疗组与对照组活动指标在治疗后3个月ESR、CRP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ESR、CRP积分差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益肾养血强脊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络阻证,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腰臀髋关节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夜间疼痛、腰膝酸软、畏寒喜暖、手足不温等症状,而且安全稳定,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充分揭示了益肾养血强脊汤治疗肾虚络阻证的强直性脊柱炎短期疗效较好。从中医证候疗效与疾病疗效两方面观察,治疗组总体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表明益肾养血强脊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确切,推测益肾养血强脊汤的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镇痛、调节免疫、促进骨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