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膳食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6h】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膳食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现代医学对UC的认识

1.1 定义及临床表现

1.2 流行病学研究

1.3 发病机制

1.4 诊断

1.5 一般治疗

1.6 营养治疗

2.中医对UC的认识

2.1 病名来源

2.2 病因病机

2.3 中医治疗

3.UC与饮食

3.1 中医对膳食的认识

3.2 现代医学对UC与膳食的认识

4.食物频率调查表(FFQ)和膳食平衡指数(DBI)

4.1 食物频率调查表(FFQ)

4.2 膳食平衡指数(DBI)

4.3 DBI分值的计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调查方法

1.5 调查内容

1.6 资料描述

2.研究结果

2.1 一般性资料

2.2 膳食平衡指数

3.讨论

4.不足与展望

第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膳食平衡指数(DBI)对107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患者的膳食质量进行评价,用客观数字反映UC患者的膳食质量,体现患者的营养摄入状况,并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年(或病程内)复发次数、文化水平以及焦虑状况等与之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影响患者膳食质量的因素。同时对患者禁食性食品进行记录,反映患者对饮食禁忌的认识现状。引起患者本人及临床工作者的重视,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这一状况,以遵从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防止病情的恶化及复发。
  方法:于门诊及病房选取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107例UC患者,填写一般信息登记表,利用膳食频率问卷调查表(FFQ)记录患者的近1年(或病程)内日常饮食,并用DBI指数对结果进行评价。用焦虑自测量表(SAS)对患者一周内主观感受进行衡量记分。对记录的一般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对相关性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处理用SPSS18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方式包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等。
  结果:
  (1)此次统计的患者中一共有107人,男性患者有50人,女性患者为57人,两者比为1∶1.14。
  (2)患者总体平均年龄是44.73±11.79,女性为45.61±12.27,男性为43.72±11.24,经t检验可得P值为0.838>0.05,证明不同年龄段与患者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3)患者前后BMI差的平均值为0.85±1.07,有9名病程中出现体重增加,24名无明显减轻,其余74名则存在不同程度体重减轻,且随着病程的增加,UC患者的体重有着明显的降低趋势。
  (4)对107例UC患者进行膳食质量调查可见,DBI-TS总体上为非正数,说明摄入以不足为主。统计得知极小值为-36,极大值为0,平均为-19.5±7.5。分布在-20~-11的人数最多,达49.5%,-30~-21的人达29%,-10~-1和-40~-31都是11.2%。
  (5) DBI-LBS得分在中度和高度摄入不足的人数较为集中,且中度摄入不足人数最多,女性多于男性,但DBI-LBS在不同性别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313>0.05)。
  (6)中度不足主要集中在38-47岁段,48-57岁的高度不足较多。经过非参数检验可知P=0.369>0.05,显示DBI-LBS与年龄段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7)此次调查中农村人口较少,占总人数的29.9%,城市人数占群体的主要部分。在正常人群中DBI-LBS得分分布是和调查对象的居住地有直接关系的。但从统计结果来看,UC患者的DBI-LBS得分与患者的居住地是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189>0.05)。
  (8)此次年均复发次数少于1次的有6人,1-2次的有38人,3-5次的有49人,持续性的有14人,讨论UC患者DBI-LBS与疾病年复发次数的相关性,经非参数检验得P=0.007<0.05,证明患者DBI-LBS得分与其年复发次数是有统计学差异的。
  (9)107名患者的焦虑状态中处于正常状态的有61人,轻度的有29人,中度的是12人,重度的是5人,SAS得分极小值为29极大值为81,平均分为49.3±12.5,绝大部分的重度焦虑患者存在膳食质量高度不足摄入不足,中低度摄入不足的患者有48人无焦虑状态,占81.4%。经秩和检验得P=0.00<0.05,可知两者间统计学差异极其显著。
  (10)在研究对象中病程在五年以下的人数较多,低度、中度和高度摄入不足中病程为1到5年的患者均较多,从检验结果看P值是0.320,大于0.05,说明DBI-LBS得分与疾病病程长短无统计学差异。
  (11)患者文化程度在初中高中的人数较为集中,中低度摄入不足中高中及中专的人数较多,中高度摄入不足中,初中与高中及中专的人数相仿,而高度摄入不足的患者中以初中文化的人数较多,据统计分析得P值为0.029,是小于0.05的,证明DBI-LBS与文化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
  (12) DBI-HBS,DBI的正端值,从统计结果可知107名患者基本不存在摄入过量问题,98.1%的人处于适宜或低度过量。
  (13)从DBI-DQD统计结果看,UC患者主要存在中重度失衡情况,达到中度失衡的有69.2%,重度失衡的有16.8%。
  结论:1.UC患者91%存在中、重度膳食摄入不足的的情况,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78%,不同的年龄、性别、疾病的年复发次数、病程的长短、文化水平、焦虑程度、长期居住地等使患者DBI-LBS在不同级别的人数分布不同。且患者饮食管理知识有待提高。
  2.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病程与DBI-LBS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与患者文化、焦虑情况、年均复发次数有统计学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