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新痹痛灵干预类风湿关节炎代谢组学研究探讨寒湿痹阻证内涵
【6h】

基于新痹痛灵干预类风湿关节炎代谢组学研究探讨寒湿痹阻证内涵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代谢组学概况

1.1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1.2 代谢组学应用于风湿免疫病的研究进展

2.中医证候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2.1 中医证候代谢组学研究基础

2.2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2.3 中医证候临床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3.问题与展望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品及制备

1.3 主要实验试剂

1.4 主要实验室器材

2.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模型制备

2.3 给药方法

2.4 血浆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2.5 观测指标及方法

2.6 关节病理形态学检测

2.7 代谢组学检测

3.统计学方法

4.实验结果

4.1 一般情况评估及关节炎指数评分

4.2 大鼠足踝关节肿胀

4.3 大鼠足踝关节病理切片观察

4.4 代谢组学实验结果

讨论

1.新痹痛灵起源及相关研究进展

2.新痹痛灵对CIA大鼠关节炎症的影响

3.新痹痛灵的代谢组学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物质基础及科学内涵。
  研究方法:
  选用SD大鼠,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新痹痛灵组。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均采用二次免疫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TypeⅡ collagen inducedarthritis,CIA),并于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药物连续干预28天。干预期间检测大鼠体重、关节炎指数评分(AI值)、足踝关节体积以评估模型是否成功以及评价相应药物的药物效应。实验过程中对大鼠多次进行眼眶取血并冻存血样,以用于后期代谢组学实验研究;采集踝关节观察关节病理形态改变。
  研究结果:
  1、造模成功当天(即给药干预前,实验第0天),肉眼观察3个造模组大鼠AI值均大于2,且各造模组AI值基线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2、在对CIA大鼠给药干预过程中,新痹痛灵能有效抑制CIA大鼠关节炎AI值、缓解足踝关节肿胀,与阳性药雷公藤相比,其显效时间有所差异,但总体药效无明显差别。病理HE染色可见,新痹痛灵对于大鼠踝关节滑膜细胞的肿胀、增殖、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等病理改变有缓解作用。
  3、通过液-质联用代谢组学分析,可以明显区分造模前与造模后,以及给药过程中大鼠代谢状态的变化,进一步构建OPLS-DA模型,模型参数分别为R2Y=0.98、Q2=0.92,并筛选出10个异常生物代谢物,包括肌酐、烟酰胺、苯乙酰甘氨酸、软脂酸、色氨酸、亮氨酸及多种脂类物质,其中肌酐、烟酰胺、苯乙酰甘氨酸、亮氨酸、色氨酸,以及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16∶1)、LPC(16∶0)等脂类物质在模型组大鼠血浆中呈下调趋势,而软脂酸、LPC(18∶0)、LPC(20∶4)等在模型组血浆中呈上调趋势。对于大部分异常代谢物,雷公藤的调节作用强于新痹痛灵,但对于亮氨酸及色氨酸,新痹痛灵有明显的优势。
  研究结论:
  1、新痹痛灵能抑制CIA大鼠关节炎指数、减轻CIA大鼠踝关节肿胀,抑制CIA大鼠关节病理性破坏,说明新痹痛灵对缓解关节炎症状有明确疗效。
  2、液-质联用代谢组学分析,能明显区分正常大鼠与模型大鼠不同的代谢模式,对于给药过程中的代谢变化能够很好展现。
  3、CIA大鼠的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肌酐、烟酰胺、苯乙酰甘氨酸、软脂酸、色氨酸、亮氨酸及多种脂类物质改变。
  4、新痹痛灵对于CIA大鼠血浆中紊乱的代谢物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其中对于色氨酸及亮氨酸的调节尤为明显。
  5、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发病可能与IDO/TTS介导的色氨酸代谢途径以及亮氨酸的紊乱有一定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