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胸痹痰阻心脉证和阴寒凝滞证与CYP2C19基因代谢型分布相关性研究
【6h】

胸痹痰阻心脉证和阴寒凝滞证与CYP2C19基因代谢型分布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中医对胸痹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

1.2 胸痹的历史沿革

1.3 胸痹的病因

1.4 胸痹的病机

1.5 胸痹的辨证分型

1.6 胸痹的治则治法

1.7 胸痹证型与冠脉狭窄相关性研究

2.现代医学对胸痹的认识

2.1 冠心病的定义

2.2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情况

2.3 冠心病的病因

2.4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2.5 冠心病的诊断

2.6 冠心病的治疗

3.现代医学对氯吡格雷抵抗的认识

3.1 氯吡格雷抵抗的定义

3.2 氯吡格雷药理学特点

3.3 氯吡格雷抵抗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

3.4 氯吡格雷抵抗的应对措施

3.5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与氯吡格雷的相关对照性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研究对象

3.1 病例来源

3.2 病例选择标准

3.3 纳入标准

3.4 排除标准

4.研究方法

4.1 胸痹证型的确立

4.2 研究CYP2C19基因代谢型分布特点

4.3 胸痹痰阻心脉证和阴寒凝滞证与CYP2C19基因代谢型分布相关性

4.4 既往史及危险因素确立

4.5 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室指标检测情况

4.6 数据的统计分析

5.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分析

5.2 两组中医证型基线资料比较

5.3 两组中医证型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

5.4 两组中医证型CYP2C19基因代谢类型分布情况

5.5 两组中医证型在代谢型中的分布

5.6 痰阻心脉证、阴寒凝滞证与基因代谢型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胸痹证型的分类及选择依据

2.关于基线资料的一些分析和看法

3.CYP2C19基因代谢型的分布特征

4.痰阻心脉证与阴寒凝滞证及CYP2C19基因代谢型相关性分析

5.结论

6.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胸痹痰阻心脉证及阴寒凝滞证患者CYP2C19基因代谢型分布特点,并探索两组中医证型与基因代谢型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通过对2015年5月-2016年1月期间,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共收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169例。住院期间测定其CYP2C19基因型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并将患者的检查结果、病史资料、基本信息等记录在临床资料信息收集表中。待研究结束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并用SPASS软件处理,分析出胸痹痰阻心脉证及阴寒凝滞证患者CYP2C19基因代谢型分布特点,以及两组中医证型与基因代谢型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169例病人中CYP2C19基因代谢型分布:快代谢68例(40.2%)、中等代谢79例(46.8%)、慢代谢22例(13%)。快代谢在痰阻心脉证中所占比例为44.1%,在阴寒凝滞证中所占比例为19.2%,两者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18<0.05),更倾向于在痰阻心脉证中表达;中等代谢型在痰阻心脉证中所占比例为42.7%,在阴寒凝滞证中所占比例为69.2%,两者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12<0.05),更倾向于在阴寒凝滞证中表达。
  结论:CYP2C19基因代谢型以快代谢和中等代谢为主;痰阻心脉证与阴寒凝滞证及CYP2C19基因代谢型存在相关性,快代谢更倾向于在痰阻心脉证中表达,中等代谢更倾向于在阴寒凝滞证中表达,其内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