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足三里”穴埋线对单纯性肥胖小鼠降脂作用及肝脏脂肪合成环节的影响
【6h】

“足三里”穴埋线对单纯性肥胖小鼠降脂作用及肝脏脂肪合成环节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现代医学对肥胖病的认识

1.1 概念及分类

1.2 肥胖病的发病机制

1.3 肥胖的诊断标准

1.4 现代治疗方法

2.祖国传统医学对肥胖病的认识

2.1 古代文献对肥胖的分类

2.2 祖国医学从脏腑角度对肥胖病病因的认识

2.3 祖国医学对肥胖病的治疗

3.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相关研究

3.1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病的临床研究

3.2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病的机理研究

4.肝脏与脂质代谢及相关指标分析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实验条件

1.2 饲料

1.3 实验器具及试剂

2.实验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取材

2.4 检测指标与方法

2.5 统计方法及处理

3.实验结果

3.1 穴位埋线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3.2 穴位埋线对小鼠不同部位脂肪量的影响

3.3 穴位埋线对小鼠脂肪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3.4 穴位埋线对小鼠血清各项指标的影响

3.5 穴位埋线对小鼠肝脏各项指标的影响

3.6 穴位埋线对小鼠肝脏形态学的影响

3.7 穴位埋线对小鼠肝脏中FAS、Perilipin、C/EBP α的影响

4.讨论

4.1 关于埋线取穴的探讨

4.2 穴位埋线对肥胖小鼠体重的影响

4.3 穴位埋线对肥胖小鼠体脂、细胞彤态的影响

4.4 穴位埋线对肥胖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4.5 穴位埋线对肥胖小鼠肝脏TG、TC和肝脏形态学的影响

4.6 穴位埋线对肥胖小鼠肝脏中FAS、Perilipin、C/EBP α蛋白表达的影响

第三部分 实验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穴位埋线“足三里”穴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减脂效应和肝脏组织中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的减肥效应及改善肝脏脂肪沉积的机制,为穴位埋线减肥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选用30只刚断乳的健康清洁级C57BL/6J雄性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组,正常组用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用高脂致肥饲料喂养10周,从而建立食源性肥胖小鼠模型。将所得造模成功后的肥胖小鼠随机分为埋线组和模型组。治疗方法为:将埋线组小鼠固定在自制固定器上,75%酒精消毒双侧“足三里”穴,用7号埋线针刺“足三里”穴,刺入4mm深度,根据定位穴位肌肉丰度将适当长度的羊肠线推入肌肉中,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根据羊肠线吸收的速度,每10天治疗一次,共治疗3次。正常组与模型组:将小鼠绑缚于自制的固定器中不做其他处理,捆绑时间等同于埋线组。治疗期间观察记录各组小鼠体重等指标。治疗结束后,留取血清、各部位脂肪和肝脏,比较各组小鼠体重、体脂、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的差异,检测肝脏组织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用HE染色观察比较各组小鼠脂肪的形态学差异,用油红染色观察比较各组小鼠肝脏的形态学差异,运用Western-blot观察肝脏中FAS(脂肪酸合成酶)、Perilipin(围脂滴蛋白)、C/EBPα(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埋线对肥胖小鼠体重改善明显:治疗前肥胖小鼠(模型组与埋线组)的体重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埋线组小鼠体重明显降低,体重与体重降低率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埋线对肥胖小鼠体脂改善明显:高脂饮食诱导的模型组小鼠腹股沟、附睾脂肪量均较正常小鼠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埋线组小鼠腹股沟、附睾脂肪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项后棕色脂肪量较模型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模型组小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葡萄糖水平较正常小鼠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埋线组小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油三酯与葡萄糖水平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脏匀浆中总胆固醇明显上升(P<0.01),甘油三酯水平上升(P<0.05);HE染色中显示脂肪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细胞质中脂滴较大;肝脏油红染色显示肝脏细胞质中脂滴被油红染成红色,分布于细胞质中;肝脏组织中FAS、Perilipin、C/EBPα蛋白表达偏高。
  与模型组相比,埋线组肝脏匀浆中总胆固醇明显下降(P<0.01),甘油三酯水平下降(P<0.05);脂肪细胞大小较为均匀,细胞体积明显减小,胞质中脂滴较小;肝脏组织内被油红染色的脂滴明显减少;肝脏组织FAS、Perilipin、C/EBPα蛋白表达偏低。
  结论:
  穴位埋线“足三里”可以降低肥胖小鼠的体重、内脏脂肪量、血糖、血脂水平、肝脏中脂类的含量,抑制了肥胖小鼠肝脏组织中FAS、Perilipin、C/EBPα蛋白的表达,从而在根源上抑制了脂肪的分化和生成,促使脂肪代谢,对食源性肥胖小鼠有较好的减脂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