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推拿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推拿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概述部分

1.中医对小儿咳嗽的认识

1.1 病名沿革

1.2 中医对小儿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小儿咳嗽的认识

2.1 小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2.2 现代医学对小儿咳嗽病因病理的认识

3.中医治疗小儿咳嗽的现状

3.1 中医内治

3.2 中医外治法

3.3 中医内治法联合中医外治法的治疗方法

4.现代医学对小儿咳嗽的治疗现状

4.1 一般治疗

4.2 控制感染及对症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部分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取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2.4 资料的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治疗前基线数据分析

3.3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本研究课题治疗方法的作用机理探讨

1.1 小儿推拿手法的作用机理探讨

1.2 杏苏饮加减方的方药分析

2.临床疗效分析

2.1 两组总体疗效的比较分析

2.2 两组症状及体征综合比较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推拿手法对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治疗前后症情的变化,从而了解其对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提供更有效、更方便的治疗方法。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并经排除、剔出标准的风热犯肺型咳嗽患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的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入选本研究的患儿,随机分为推拿组和中药组(杏苏饮加减)两组,每组30例,总共60例。推拿组推拿手法的选择:清肺经、顺运内八卦、清天河水、揉天突、分推膻中、揉肺俞、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捏脊。中药组选用杏苏饮加减治疗,具体药物组成:杏仁、紫苏、前胡、桔梗、炙桑白皮、黄芩、甘草、浙贝母、橘皮。制定治疗前后的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的症状及体征综合评分标准,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儿症状及体征的改善状况,同时对该两组间的治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进行对比。本研究观察疗程:每日治疗1次,5日为一个治疗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初诊首日、第三日、第五日治疗后分别记录症状及体征的具体评分情况,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①临床疗效观察,推拿、中药两组在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方面均有确切的疗效。推拿组与中药组(杏苏饮加减)比较,推拿组临床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治愈率达30.00%,显效率达36.67%,总有效率达93.33%;中药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治愈率达20.00%,显效率达26.67%,总有效率86.67%。两组治愈率、显效率经过卡方检验,P=0.000<0.01,示有统计意义;两组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经过检验,P值>0.05,示差别没有统计意义。综合来看,推拿对小儿咳嗽风热犯肺型的治疗显效情况要优于中药组。
  ②对第三日治疗后的推拿、中药组的症状与体征的积分以及其总的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三日治疗后推拿、中药组各个主症、次症的积分上的比较,P均>0.05,示没有统计意义,在各个主症、次症的改善上两组无明显的差别。在三次治疗后两组症状和体征的总积分的比较上,P=0.031<0.05,示差别具有统计意义,表明在前三日的治疗后,推拿组对小儿咳嗽风热犯肺型的总体治疗效果要优于中药组。
  通过整个疗程治疗前后推拿、中药两组的症状和体征的积分以及其的总积分的比较,可以得出该两组不同的治疗在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的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的改善均有确切疗效(P<0.05)。其中推拿组在主症咳嗽、咯痰症状的改善上优于中药组;在次症发热、鼻塞流涕等改善上无明显差别(P>0.05)。推拿、中药两组整个疗程治疗后的主症与次症的总积分的比较中,P值<0.01,示有显著统计意义,由此表明推拿组在对小儿咳嗽风热犯肺型的总体症状改善方面要优于中药组。
  结论: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能显著改善患儿咳嗽、咯痰等症状和体征,且其在总体症状改善方面优于中药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