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GC-MS技术对儿童紫癜性肾炎热伤肾络证与肾阴不足证的分析研究
【6h】

GC-MS技术对儿童紫癜性肾炎热伤肾络证与肾阴不足证的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中医学对儿童紫癜性肾炎疾病及证型分类的认识

1.1 病名归类

1.2 病因病机

1.3 证型分类

1.4 治则治法

2.西医学对儿童紫瘢性肾炎的认识

2.1 发病特点及流行病学

2.2 发病机制

2.3 诊断标准

2.4 治疗方案

2.5 预后

3.代谢组学技术及中医证型关系研究

3.1 代谢组学技术简介

3.2 中医证型与代谢组学的关系

3.3 代谢组学技术在肾系疾病证型的运用

4.研究的前期基础及本研究的目的

第二部分 儿童HSPN热伤肾络证与肾阴不足证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1.研究目标

2.研究方法

2.1 临床研究

2.2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实验研究

3.实验结果

3.1 一般信息分析

3.2 三组尿液样本代谢轮廓

3.3 尿液样本模式识别

3.4 两两对比模式识别及潜在生物标记物筛选及鉴定

3.5 代谢通路分析

4.讨论

4.1 主要代谢物及其相关代谢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4.2 虚实证候分型在紫癜性肾炎的物质基础分析

4.3 本研究的临床价值

第三部分 结语

1.结论

2.创新之处

3.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代谢组学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研究儿童紫癜性肾炎热伤肾络证与肾阴不足证尿液样本代谢物,比较两种证型物质基础,寻找紫癜性肾炎实证与虚证差异性代谢产物,对差异性代谢产物进行通路分析,探求儿童紫癜性肾炎中医虚实证候可能存在的客观性指标。
  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仪检测儿童紫癜性肾炎热伤肾络证组(21例)、肾阴不足证组(19例)及正常健康儿童组(30例)尿液代谢产物,运用XCMS在线数据处理,获得化合物的相对峰面积,使用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样本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学分析,筛选出各组潜在生物标记物,运用MetaboAnalyst分析可能涉及的相关代谢通路综合评价,阐释儿童紫癜性肾炎证候分型的物质基础及可能的机制。
  结果:
  1.儿童紫癜性肾炎两证型组与正常组在OPLS-DA中三组可以区分,其中OPLS-DA模型参数为R2Y=0.802,Q2=0.205。
  2.紫癜性肾炎热伤肾络证组与正常组在OPLS-DA中可以明显区分,模型参数为R2Y=0.922,Q2=0.342,根据VIP值大于1,筛选出14种内源性化合物,分别为α-羟基异丁酸、羟基乙酸、丙酸、胱硫醚、L-苏糖醇、赤藓糖醇、L-丙氨酸、戊烯二酸、柠檬酸、3-(3-羟基苯基)-3-羟基丙酸、D-甘露醇、D-葡糖酸、N-α-乙酰-L-赖氨酸、鲨肌醇。
  3.紫癜性肾炎肾阴不足证组与正常组在OPLS-DA中可明显区分,模型参数为R2Y=0.985,Q2=0.553,最终筛选出肌酐、1-氨基环丙烷羧酸、牛磺酸、棕榈酸、葡糖酸、马尿酸、硬脂酸、纤维二糖、鲨肌醇9种内源性代谢产物。
  4.紫癜性肾炎热伤肾络证与肾阴不足证两组在OPLS-DA中可明显区分,模型参数为R2Y=0.972,Q2=0.566,最终鉴定出4种内源性化合物,分别为:柠檬酸、6-氮胸腺嘧啶、纤维二糖、N-α-乙酰-L-赖氨酸。
  讨论:
  1.与正常组比较,牛磺酸在肾阴不足证组中呈下调趋势;胱硫醚在热伤肾络证组呈上调趋势;赖氨酸在热伤肾络证组呈下调趋势;鲨肌醇在热伤肾络证组及肾阴不足证组均呈上调趋势;柠檬酸在热伤肾络证组中呈下调趋势。
  2.与热伤肾络证组比较,赖氨酸、柠檬酸、6-氮胸腺嘧啶、纤维二糖在肾阴不足证中呈上调趋势。
  3.对所有代谢产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儿童紫癜性肾炎主要涉及的代谢通路为:氮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戊糖磷酸途径,柠檬酸循环(TCA循环),赖氨酸降解。
  上述结果表明在儿童紫癜性肾炎尿液代谢产物与正常组可以明显区分,热伤肾络证与肾阴不足证具有差异性物质基础,差异化合物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及能量代谢异常。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