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双季稻田土壤性状及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6h】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双季稻田土壤性状及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不同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1.2.2 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点及条件

2.3 试验设计

2.4 主要栽管措施

2.5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2.5.1 土壤理化性质

2.5.2 稻株形态

2.5.3 叶片SPAD值

2.5.4 根系干重

2.5.5 干物重及叶面积指数(LAI)

2.5.6 稻株氮、磷、钾

2.5.7 伤流强度

2.5.8 产量结构和实产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性状的影响

3.1.1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容重的影响

3.1.2 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期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3.1.3 不同耕作方式下对土壤肥力及其垂直分布的影响

3.2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3.2.1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双季稻产量的影响

3.2.2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3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双季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2.4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双季稻干物质重的影响

3.2.5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双季稻叶片SPAD值的影响

3.2.6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双季稻稻株形态的影响

3.2.7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双季稻不同生育期稻株养分的影响

3.2.8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双季稻伤流强度的影响

3.2.9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双季稻根干重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性状的影响

4.2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4.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了探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双季稻田土壤性状及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1年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赣东北试验基地,对进行了5年长期定位的免耕(早晚稻均免耕)、免少耕(早稻免耕、晚稻机耕)、机耕(早晚稻均机耕)、牛耕(早晚稻均用牛翻耕)四种耕作方式的土壤性状与水稻生长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如下:
   1.连续采用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影响。与2006年相比,2011年早晚稻田免耕、免少耕土壤容重有所增加,而牛耕和机耕有所降低,早晚稻各处理土壤容重大小均表现为免耕>免少耕>机耕>牛耕。在整个水稻生育期内各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均以分蘖期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且各个时期速效养分含量均是机耕>牛耕>免少耕>免耕;长期采用不同耕作方式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免耕>免少耕>机耕>牛耕,其他养分含量则是机耕>牛耕>免少耕>免耕,不同土层剖面土壤肥力的分布上表现为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肥力下降,不同处理比较以免耕下降最快,表现出较明显的土壤表层养分聚集现象。
   2.连续采用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的生长也有影响。牛耕和机耕产量基本稳定,随定位年限延长增大变化不明显。而连续年免耕会致产量下降,而且有随着免耕年限延长下降越多的趋势,免少耕则免耕季的产量下降明显,而机耕后产量又能接近牛耕和机耕;2011年机耕的有效穗数、总粒数、千粒重都稍大于牛耕,免少耕和免耕则小于牛耕,特别是免耕,而结实率反之。最终早、晚稻产量表现为机耕>牛耕>免少耕>免耕;早晚稻各处理群体LAI在整个生育期均为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而地上千物质总重在整个生育期呈不断增加趋势,但各生育时期的LAI及地上干物质总重、上三叶SPAD平均值及地上千物质总重均表现为机耕>牛耕>免少耕>免耕;机耕的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也是机耕>牛耕>免少耕>免耕;不同耕作方式下,早晚稻顶部5张叶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及各节间长、株高、鞘长、茎秆粗也表现为机耕>牛耕>免少耕>免耕;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和累积吸收量均表现为机耕>牛耕>免少耕>免耕。早晚稻不同土层的根干重、总根干重及齐穗期和成熟期的伤流强度也表现为机耕>牛耕>免少耕>免耕,随土层深度加深,根系分布减少,但免耕的根系更是主要分布在0-7cm土层,深层分布更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