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宜居性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研究
【6h】

宜居性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方法

2.1 相关概念

2.2 宜居性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

2.3 宜居性居住用地潜力测算方法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南昌市概况

3.2 南昌市中心城区居住用地概况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 南昌市中心城区宜居性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4.1 构建指标体系

4.2 权重与理想值的确定

4.3 宜居性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5 南昌市中心城区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规模潜力测算

5.1 基于规划允许的理论潜力测算

5.2 宜居性现实潜力测算

5.3 潜力测算结果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提高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6.3 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耕地逐渐减少,建设用地迅速扩张的问题日趋严重,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伴随的日益凸显的环境和交通等问题使人们追求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在这种形势下,建设集约型、宜居型居住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昌市中心城区居住用地为研究对象,从中观层次出发,进行宜居性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以中、低度利用土地为测算对象进行理论潜力测算和宜居性现实潜力测算,旨在为合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提供方向。
  本研究根据南昌市中心城区居住用地的现状,划定居住功能区,在此基础上,选择样本片区作为其代表。结合文献研究、专家意见和研究区实际状况,从宜居性的角度,选取土地利用强度、满意度与综合效益状况三方面的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在保证居住环境宜居的前提下,设定评价指标理想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宜居性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南昌市中心城区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过度、集约利用的土地面积达到了74.50%,但仍有挖潜的空间。采用基于规划允许的潜力测算方法计算出居住用地的理论潜力,在此基础上,考虑居住区的宜居程度对潜力转化的影响,采用综合修正系数法,构建宜居性修正指标体系,将计算得出的宜居性修正系数,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即获得宜居性现实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理论潜力为698.16hm2,宜居性现实潜力为298.12hm2,理论潜力远大于现实潜力。因素层指标修正系数介于0.0007~0.0231之间,其中家庭经济状况的修正系数最大,出行方便性的修正系数最小。在宜居性的限制作用下,理论潜力不能完全转化,其中出行方便性对潜力转化的限制作用最大,且计算得出的修正系数情况与实地调查的居住区情况相符,说明此研究思路与方法科学、合理,可作为原有方法基础上的一项尝试性创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