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黑色素在泰和乌骨鸡和宁都黄鸡体内的分布规律及生成机理研究
【6h】

黑色素在泰和乌骨鸡和宁都黄鸡体内的分布规律及生成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泰和乌骨鸡和宁都黄鸡简介

1.2黑色素研究进展

1.3黑色素细胞的研究现状

1.4肥大细胞简介

1.5禽类胃肠道亲银细胞的研究进展

1.6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泰和乌骨鸡和宁都黄鸡皮肤的组织结构及肥大细胞研究

2.1试验材料与仪器

2.2试验方法

2.3试验结果

2.4讨论

2.5小结

第3章 黑色素在泰和乌骨鸡和宁都黄鸡相关组织器官的分布研究

3.1试验材料与仪器

3.2试验方法

3.3试验结果

3.4讨论

3.5小结

第4章 黑色素细胞在泰和乌骨鸡和宁都黄鸡不同部位皮肤的分布规律

4.1试验材料与仪器

4.2试验方法

4.3试验结果

4.4讨论

4.5小结

第5章 泰和乌骨鸡和宁都黄鸡胃及肠道亲银细胞对黑色素合成的影响

5.1试验材料与仪器

5.2试验方法

5.3试验结果

5.4讨论

5.5小结

第6章 泰和乌骨鸡和宁都黄鸡皮肤黑色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6.1试验材料与仪器

6.2试验方法

6.3试验结果

6.4讨论

6.5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试验结论

7.2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泰和乌骨鸡和宁都黄鸡属于著名的江西省地方品种资源,各具鲜明的外观特质,尤其表现在肤色和内脏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多种生物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泰和乌骨鸡和宁都黄鸡机体黑色素的分布规律、黑色素细胞的分布特点以及鉴定参与黑色素生成的主要细胞,研究结果可进一步阐明两个地方鸡种的肤色及内脏浆膜差异、家禽黑色素的生物合成机制提供细胞学依据,为黑色素的迁移沉积提供形态学的理论依据。在本研究中,采用HE染色法研究泰和乌骨鸡和宁都黄鸡的皮肤组织结构以及泰和乌骨鸡和宁都黄鸡黑色素在相关组织器官中的分布规律。采用Lillie氏和DOPA组织化学染色法对不同部位皮肤的黑色素细胞进行染色定位,确定黑色素细胞的分布特点以及鉴定黑色素细胞的成熟状态。采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和Grimelin硝酸银反应法鉴定参与黑色素生成的主要细胞类型。采用透射电镜法鉴定黑色素细胞内黑素小体的存在类型及黑色素细胞的成熟状态。
  研究结果显示:泰和乌骨鸡和宁都黄鸡皮肤的肥大细胞主要沿真皮层毛细血管网分布。被检测组织器官的黑色素沉积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泰和乌骨鸡的各组织器官均有沉积,而宁都黄鸡除皮肤毛囊、眼睛内有沉积外,其它组织器官均无明显沉积。成熟黑色素细胞主要分布于泰和乌骨鸡皮肤的表皮基底层、毛囊毛球部以及宁都黄鸡皮肤的毛囊毛球部和毛囊外根鞘中;无色素性黑色素细胞主要分布于宁都黄鸡皮肤的表皮基底层以及泰和乌骨鸡皮肤的毛囊外根鞘中。泰和乌骨鸡和宁都黄鸡胃肠道亲银细胞形态多样,多有突起,主要分布于肠腺上皮,黏膜上皮和固有层,分布密度趋势为:盲肠>直肠>回肠>空肠>十二指肠>腺胃,且泰和乌骨鸡的胃及肠道的分布密度要显著高于宁都黄鸡。电镜下,泰和乌骨鸡皮肤的黑色素细胞内黑素小体可见Ⅰ、Ⅱ、Ⅲ、Ⅳ四个时期,其中Ⅳ期黑素小体占大多数,说明黑色素细胞已趋于处于成熟状态,具有分泌黑色素的能力,而宁都黄鸡表皮黑色素细胞内的黑素小体处于Ⅱ期、Ⅲ期居多,Ⅳ期极少,可认为是无色素性黑色素细胞,不能分泌黑色素。研究结果表明,黑色素的生物合成受皮肤表皮层和毛囊内黑色素细胞成熟状态的影响;皮肤肥大细胞和胃肠道亲银细胞分泌的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可被酪氨酸激酶催化后参与黑色素的合成。泰和乌骨鸡乌色皮肤及浆膜的形成原因与表皮黑色素细胞的成熟状态有关,白色羽毛的形成与毛囊外根鞘黑色素细胞的成熟状态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