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赣南原中央苏区农村贫困测度及其致贫因素分析
【6h】

赣南原中央苏区农村贫困测度及其致贫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

1.3 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2 农村贫困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贫困的概念

2.2农村贫困理论

3 苏区农村贫困现状及原因分析

3.1中央苏区简介

3.2 苏区农村贫困现状分析

4 苏区农村贫困程度测量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苏区农村贫困程度测量

4.2 苏区农村贫困的致贫因素分析

4.3实证分析

5 基于致贫因素的赣南原中央苏区脱贫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差异化政策扶持,实现精准扶贫与区域协调发展

5.2加大苏区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引导资金向农村流动

5.3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

5.4 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确保农业从业人口规模

5.5 完善赣南原中央苏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6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现阶段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就是消除贫困,这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始终在坚持不懈的致力于消除贫困问题,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赏。我国的农业大省江西省境内目前还广泛分布着很多贫困人口,国家投入了很多力量用于对该省的扶贫攻坚工作。《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颁布以后,进一步提升了扶贫标准,把人均收入低于2300元的人群纳入扶贫范围,按照该标准江西省原中央苏区的贫困人口数量将进一步扩大。因此,解决赣南原中央苏区农村贫困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严峻的问题。本文在针对赣南贫困发生率进行描述性分析,在对赣南贫困状况进行测度时用到了层次分析法,并对影响因子进行了选择,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对个体和时刻上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数据的探索性分析。对江西省2006年-2014年贫困发生率数据、赣南13个县历年贫困发生率数据进行简要探索性分析,对赣南贫困状况分布进行图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赣南原中央苏区农村人口占比较大,生活质量较低,经济结构制约了经济发展,生产要素匮乏导致贫困发生率较高。
  第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测度赣南贫困整体状况。对赣南原中央苏区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生活质量、基础保障、经济条件选取合适影响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显示,与江西省平均水平相比,赣南原中央苏区农村贫困程度为0.725。在各县比较中,可以将赣南13县划分为三种程度的贫困地区:(1)特别贫困县区,主要是指农村贫困度高于0.725的县区,包括信丰、于都、兴国、黎川四县,此四县农村受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基础保障的影响,处于特别贫困状态;(2)中等贫困县区,在赣南13县中,农村贫困度与13农村贫困度相当的县区有上犹、崇义、安远、宁都、会昌5县,这些县区的农村贫困度在0.725上下,代表了赣南原中央苏区的整体贫困水平;(3)相对贫困县区有四个县,分别是寻乌、石城、广昌、瑞金,此4县经济水平、生活质量与基础保障尽管与江西省平均水平尚有一段差距,但在赣南原中央苏区中属于相对较好的县区。
  第三、根据层次分析法的结果,首先确定赣南原中央苏区致贫因素,根据2006-2014年统计的赣南贫困发生率优化选择自变量,据此对自变量进行确定。其次开展了实证分析,对2006-2014年期间13个县的贫困发生率数据进行了收集,在此基础上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构建。实证结果表明:农业贷款与贫困度具有负相关关系,表示在投入足够的农业贷款前提下,可以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提高机械化水平,进而促进贫困度的降低。同时,农村从业人数、有效灌溉面积和贫困度的关系为负相关。另外,农村公路里程数与农村贫困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根据上述结论,也为后文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对策和建议提供了依据和支持。强调应该完善政策支持,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有效引导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大村民教育力度,提高提高人口素质,完善苏区农村基础设施,完善苏区农村社会保障,形成城乡统筹保障体系以及加大苏区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引导资金向农村流动等对策和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全面的了解到了苏区农村贫困的程度以及影响因素,同时也为相关决策者制定合理的苏区农村脱贫政策和措施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