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分形的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研究
【6h】

基于分形的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图像压缩

1.2图像压缩编码评价

1.3分形图像压缩概述

1.4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分形几何

2.1分形概念

2.2分形维数

2.3度量空间

2.4分形图像压缩理论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分形算法和基于相关系数的分形编码

3.1基本分形编码算法

3.2基于相关系数的分形编码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散余弦变换算法的改进

4.1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图像压缩

4.2改进的算法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形与离散余弦变换的混合编码

5.1理论依据

5.2算法的思想及步骤

5.3算法的实验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总结

6.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程序清单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基于分形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倍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分形编码是利用图像自相似性,通过消除图像数据信息的冗余度实现数据信息的压缩。而编码时间过长、计算复杂度高等一直是分形图像编码的缺点。针对这些缺点,本文将基本分形法做出改进,并提出了分形与DCT变换相结合的编码方法,具体工作如下:
  (1)在基本分形法图像压缩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系数的快速匹配算法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将在码本中搜索值域块的最佳匹配块问题转化为搜索与值域块有最大相关系数的定义域块的问题。为了提高编码速度,文中只计算定义域块和值域块的主次对角线上元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实验结果显示,在保证一定的图像质量前提下,编码时间大大减少。
  (2)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编码的改进算法。该算法保留了变换后频域内所有左上角系数及剩下的大于给定阈值的高能量系数,从而降低了图像的信息损失。实验结果显示,图像的恢复质量得到提高。
  (3)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和DCT变换编码相结合的图像压缩算法。该算法利用分形的整体与部分相似的思想,通过较大图像块来补偿较小图像块间的不连续性。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提高了图像的恢复质量,降低了“块效应”现象。

著录项

  • 作者

    刘建军;

  •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
  • 学科 应用数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严珍珍;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P391.41;
  •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压缩编码; 基本分形法; 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