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品种及利用方式对油菜秸营养价值的影响
【6h】

不同品种及利用方式对油菜秸营养价值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

声明

摘要

第一部分 综述

1 研究背景

2 研究进展

2.1 油菜秸饲料化利用研究进展

2.2 粗饲料饲用价值评价技术

2.3 影响粗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4.1 本研究主要内容

4.2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试验一 不同品种油菜秸理化性质及其营养价值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二 不同收获时间对油菜籽实产量及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三 油菜秸不同利用部位的理化性状及营养价值评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四 不同干燥方式对油菜秸理化性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五 油菜秸理化性状相关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全文结论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 论文总体结论

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及参与项目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通过4个试验对不同品种、收获时间、部位以及不同干燥方式下的油菜秸理化性质和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定,探讨品种、收获时间、利用部位以及干燥方式对油菜秸品质的影响,并对油菜秸理化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为油菜秸饲料化利用提供依据。
  试验一:本试验探讨16个品种(10个双低品种,6个普通品种)对油菜秸理化性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普通、双低品种油菜秸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普通油菜秸髓面积、维管束面积略大于双低油菜秸,其皮层细胞厚度略小于双低油菜秸,但两类油菜秸髓面积/茎截面积、维管束面积/茎截面积以及皮层厚度/茎直径均差异不大。(2)从物理性状来看,16个品种油菜秸表皮细胞厚度/茎直径为0.20%~0.32%,皮层细胞厚度/茎直径为2.69%~4.76%,维管束面积/茎横切面积为2.98%~7.78%,髓面积/茎横切面积为81.73%~89.02%;剪切力为11.23~18.72kg,线性密度为14.75~21.73 mg/mm;单位线性密度剪切力为0.64~1.25 kg/mg.mm-1;从化学成分含量来看,16个品种油菜秸干物质(DM)含量为93.47%~97.06%、粗蛋白(CP)含量为2.72%~6.62%、粗脂肪(EE)含量为0.49%~3.69%、粗灰分(Ash)含量为5.74%~9.83%、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为59.79%~69.33%、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为40.68%~49.19%、硫甙含量为0~204.2μg/kg;不同品种间维管束面积、髓面积、维管束面积/茎截面积、剪切力/线性密度、CP、EE以及硫甙含量差异较大;其他指标间差异不大。(3)以RFV值为标准对16个品种油菜秸营养价值进行排序,14M049在这16个品种油菜秸中最优。
  试验二:本试验探讨了不同收获时间对油菜籽实产量及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分别在绿熟期、黄熟前期、黄熟后期、完熟期采集油菜,测定其籽实千粒重、油脂含量、千粒总油脂收获量和秸秆营养成分含量及饲料相对值(RFV)。结果表明:(1)随收获时间推迟,油菜籽千粒重呈上升趋势,完熟期极显著(P<0.01)高于前三期;油菜籽含油量、千粒总油脂收获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黄熟后期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三期;(2)油菜秸DM、EE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各个收获时间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 or0.01);CP含量呈波动性下降的趋势,完熟期达到最低值。Ash、NDF、ADF含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黄熟后期最低(P<0.05 or0.01);(3)油菜秸的RFV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黄熟后期最高(P<0.01),绿熟期最低(P<0.01)。综合来看,油菜在黄熟后期收获对其油菜籽油脂收获量及油菜秸营养价值都最好。
  试验三:本试验探讨了油菜秸不同部位理化性质及其营养价值的差异。分别研究了油菜秸上(顶端~离基部40cm处)、中(离基部40cm处~离基部20cm处)、下(离基部20cm处~基部)3段的物理性状、营养成分含量和饲料相对值(RFV)。结果表明,油菜秸上、中、下茎段间表皮细胞厚度/茎直径、皮层细胞厚度/茎直径、维管束面积/茎横切面积呈现下降趋势,髓面积/茎横切面积的比例、剪切力、线性密度以及单位线性密度下的剪切力从上至下呈现上升趋势(P<0.05 or0.01)。油菜秸上段DM含量极显著高于中段和下段(P<0.01),CP(P<0.05)、Ash含量(P<0.01)上段>下段>中段,EE含量逐渐下降(P<0.01),NDF及ADF含量上段<下段<中段(P<0.01)。油菜秸RFV值上段最好、下段其次,中段最差(P<0.01)。
  试验四:本试验探讨了晒干、烘干2种干燥方式对油菜秸理化性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烘干处理的油菜秸剪切力极显著低于晒干处理(P<0.01),CP及Ash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晒干处理(P<0.01),ADF含量极显著低于晒干处理(P<0.01);对EE及NDF含量没有影响(P>0.05);油菜秸烘干后硫甙含量是晒干后的92.10%;烘干后油菜秸RFV值显著(P<0.05)高于晒干后。油菜秸烘干处理方式显著优于晒干。
  试验五:本试验探讨了油菜秸理化性质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油菜秸粗灰分与维管束个数呈显著正相关(r=0.501,P<0.05),而与髓面积/茎截面积呈显著负相关(r=-0.519,P<0.05);剪切力与油菜秸营养价值相关较大,剪切力与粗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648,P<0.01),而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591,P<0.05);粗蛋白与中性洗涤纤维呈显著负相关(r=-0.539,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