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臭氧和紫外线的分布特征及未来变化预测
【6h】

我国臭氧和紫外线的分布特征及未来变化预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引言

1.1大气臭氧变化研究现状

1.2到达地表紫外辐射量计算方法及研究现状

1.3 TUV模式的应用现状

1.4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本文的研究意义

1.4.2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中国区域臭氧总量时空分布特征及未来预测

2.1中国区域臭氧总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2中国区域臭氧总量的时间分布特征

2.2.1臭氧总量的年际变化

2.2.2臭氧总量的季节变化

2.3中国区域臭氧总量的周期分布

2.4中国区域臭氧总量的未来变化预测

第三章紫外辐射传输模式

3.1影响到达地面紫外辐射的因子分析

3.2 TUV紫外辐射传输模式

第四章TUV模式结果与观测数据比较

4.1观测仪器介绍

4.2验证1

4.2.1模式方案和资料选取

4.2.2模式结果和观测数据的比较及分析

4.3验证2

4.3.1模式方案和资料选取

4.3.2模式结果和观测数据的比较及分析

第五章臭氧减少和地面紫外辐射增加

5.1紫外线作用光谱

5.2不同天顶角下臭氧减少与紫外线增加

5.2.1模式方案和资料选取

5.2.2臭氧减少导致的紫外辐射增加

5.3未来紫外线预测

第六章结论

6.1结论和创新

6.2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最新的TOMS臭氧总量每日格点资料,把我国分成7个区域,对这7个区域臭氧总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周期分布进行分析.结合史久恩、周秀骥等的大气臭氧预测模型,本文提出一个臭氧总量年平均变化的预测模型,对我国未来30年后的臭氧总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中国区域,在未来的三十年,臭氧总量继续以较大的速度在减少.预计臭氧总量在未来30年里还不会出现回升现象.使用美国EPPLEY实验室生产的紫外线仪器对南京的2001年5月到2002年4月和2005年3月份紫外线进行观测,并与TUV模式结果进行比较,模型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说明可以采用TUV模式来预测未来由于臭氧总量变化带来的紫外线变化.根据未来30年臭氧预测数据,利用TUV模式,对我国紫外线未来变化程度进行了分析.在我国,纬度越高,由于臭氧减少导致的紫外线增加越厉害,东部的紫外线增加率大于西部,说明在高纬地区更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紫外辐射的危害,而在东部平原地区比西部高原地区受到更大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