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夏季菲律宾附近对流对我国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
【6h】

夏季菲律宾附近对流对我国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2夏季菲律宾附近对流研究进展

1.3夏季菲律宾附近对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1.4问题的提出和章节内容

第二章资料与方法

2.1资料来源

2.2资料预处理

2.2.1距平化

2.2.2方差

2.2.3指数定义

2.2.4滑动平均

2.3研究方法

2.3.1线性相关

2.3.2 T检验

2.3.3 F检验

第三章夏季菲律宾附近对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3.1引言

3.2夏季菲律宾附近对流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

3.2.1季节变化平均场

3.2.2季节变化方差场

3.2.3菲律宾附近对流夏季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

3.3强弱对流年的环流特征

3.3.1气候平均态

3.3.2强对流年的环流特征

3.3.3弱对流年的环流特征

3.4海温场特征

3.5本章结论

第四章夏季菲律宾附近对流对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4.1引言

4.2夏季菲律宾附近对流对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

4.3影响因子的分析

4.3.1季风

4.3.2北方冷空气

4.3.3副高

4.3.4水汽输送

4.3.5海温

4.4可能解释的机制

4.5本章结论

第五章个例分析

5.1 1981年和1998年夏季菲律宾附近对流变化情况

5.2影响因子分析

5.2.1纬向环流指数

5.2.2纬向环流强度

5.2.3副高

5.2.4季风指数

5.2.5 850hPa水汽通量

5.3本章结论

第六章数值模拟

6.1模式简介

6.2方案设计

6.2.1控制试验方案

6.2.2敏感性试验方案

6.3模式试验结果分析

6.3.1控制试验结果分析

6.3.2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

6.4本章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7.1论文的基本结论

7.2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附图1

论文附图2

论文附图3

展开▼

摘要

热带对流所释放的潜热是驱动全球大气环流的主要热源,因而热带对流活动变化和异常会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异常产生重要影响。热带西太平洋暖池附近的海表温度为全球最高,这里的海气相互作用非常剧烈,使得该地区成为全球热带主要的对流活动中心之一,对我国的气候也有重要的影响。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夏季经常发生旱涝灾害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该地区气候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有效地减少因气候灾害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菲律宾附近对流本身的特性及其对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影响。并从大气行星波传播和数值模拟两个角度研究了这种影响的机制。论文结论如下: 菲律宾附近地区夏季对流异常强盛,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强对流年,从我国到北太平洋再到北美的西岸部分为正负正距平的分布结构,弱对流年则正好相反,出现从菲律宾附近到日本再到鄂霍茨克海最后到北极地区再到北美西岸的的遥相关模态。从遥相关来看,纬向波数为1,2,3的大气行星波的能量传播极有可能是菲律宾附近对流与北半球对流层大气异常之间遥相关的一种联系方式。 菲律宾对流的强对流年对应我国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偏少,菲律宾附近对流弱对应我国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 利用CAM3.0对菲律宾附近对流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菲律宾附近对流减弱,长江中下游降水增加;菲律宾附近对流增强,长江中下游降水减少。同时证实了前春东太平洋和中太平洋对菲律宾附近对流和长江中下游的降水均有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前春太平洋海温变化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多少进行有意义的指导预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