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京市热浪风险评估
【6h】

南京市热浪风险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引 言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资料与方法

2.1资料来源

2.2名词解释

2.3数据处理与方法

2.3.1有关变量计算方法

2.3.2原始数据处理方法

2.3.3热浪风险评估方法

第三章 热浪急诊模式的建立

3.1热浪临界温度的确定

3.2温度影响的滞后性与累积性

3.3热浪期可能急诊人数模式的建立

3.4模式的合理性检验

第四章 热浪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4.1热浪灾害风险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4.2热浪风险评估模式的建立

4.2.1权重矩阵的建立

4.2.2一致性检验

4.2.3总权重系数的计算

第五章 南京市热浪风险评估

5.1各区县热浪总天数与热浪幅度的计算

5.2风险计算

5.3风险评价和风险分析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6.1主要结论

6.2主要创新点

6.3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浪灾害日益严重,对热浪灾害的研究已经成为气象灾害研究的热点。而热浪灾害风险评估会有利于政府部门进行决策、规划城市建设,使市民对热浪灾害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 本文利用南京市江北人民医院2005~2007年夏季的急诊数据及平行的气象资料,建立了“气象-急诊人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南京地区的热浪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每日急诊人数与气温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热日与非热日的临界温度是32℃。 (2)温度对人体的作用存在累积性和滞后性,多日累积时间与急诊人数的相关性比多日累积温度高,说明高于临界温度的持续时间要比高于临界温度的幅度对人体健康影响大。 (3)以高温累积时间、气温日较差、相对湿度和风速作为自变量,以急诊人数作为因变量,并考虑气象条件致病的滞后性和累计性,建立了南京“气象-急诊人数”模型。 (4)用判别指标判断出2005~2007年南京市及附近共5个区县的热浪日与非热浪日,统计热浪天数与热浪幅度作为南京市热浪灾害风险评估的风险因子,同时选取国民经济、医疗水平、人口密度和人口老龄化比例4个因子作为热浪风险评估的因子,评估了南京市城区及周边共5个区的热浪灾害风险度评估。结果表明,江浦、六合风险低,南京城区风险中等,溧水、高淳风险较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